5月21日,二十四节气中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如约而至。此时,太阳到达黄经60度,小满的到来,意味着真正的夏天来临。
小满时节气候多变、降雨增加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这是指到了农历四月中旬,夏熟的作物开始趋于成熟,但尚未完全饱满成熟。“将熟未熟,小满但未全满”,这是“小满”节气名称的含义。
小满节气的气候有什么特征呢?最近一段时间,不少重庆网友调侃,重庆正在过一个“假夏天”。因为最近一段时间,重庆的天气如孩儿脸一样多变,前一天还是晴天,第二天就是瓢泼大雨,气温也经常处于“满30减15”之中,迟迟让人感受不到暑热。重庆市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董新宁介绍,气候多变、降雨增加是小满节气的一个特点。此时,冷暖气流交汇频繁,降温次数会变多,降水也会变强。小满时节,已经进入夏季,当冷暖气流交汇,前期强烈日照带来的高温就会因降雨降低,人们的体感温差就会非常强烈。
解决湿热的方法“藏”在“小满三候”里
夏季来临,天气逐渐炎热,雨水又在增加,人们会发现湿热难耐。如何不让湿热伤身呢?医院中医与风湿免疫科主任邹庆华介绍,抵抗湿热的方法就藏在“小满三候”中。
古代,人们将二十四节气带来的物候变化总结为“七十二候”,每个节气有“三候”。小满三候为“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
“苦菜秀”,是指到此时节,一种名为“苦菜”的野菜生长丰茂,而这种野菜也成为人们在小满时节常吃的一种菜肴。小满二候“靡草死”,是指喜阴的一些草类植物在强烈的阳光下开始枯死,这代表小满时节,夏季到来,气温上升。在小满的最后一个时段,物候为“麦秋至”,是指此时,麦子迎来了成熟的季节。
“苦菜”,是“七十二候”中第一次将一种确切的野菜拿出来表现物候特征,苦菜味如其名,泛着淡淡的苦味。邹庆华介绍,这与小满节气的养生重点不谋而合,“小满前后,雨量增加,空气潮湿,标志着暑天湿热拉开帷幕,同时也是湿热邪气开始肆意侵袭人体的时候,在中医看来,一些苦味的食物,可解暑气湿热带来的危害。”
中医认为,苦味的食物多数具有清热利湿的功效,所以,“吃苦”是夏季养生的要点之一。日常吃些苦瓜、苦菜、莲子芯等苦味食品,可以起到解热祛暑、凉血解毒的作用。
另外,夏日炎炎,有些人会出现食欲不佳、不想吃饭的情况,中医称之为“苦夏”。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饮食不当,加之自身脾胃功能较弱,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夏季湿热之邪侵入人体,妨碍脾胃正常运化功能。
所以,饮食上应以清淡为主,多食用具有清热利湿、补益脾胃功效的食物,比如赤小豆、绿豆、冬瓜、丝瓜、西瓜、薏苡仁、山药、白扁豆、莲子等。同时,夏季天气炎热,人体汗出较多,饮食上可以通过多吃流食、稀食生津止渴,比如煮粥时可加入些许荷叶,具有醒脾开胃、生津止渴的功效,加入绿豆具有消暑止渴、清热解毒的作用。
另外需注意,少吃油腻辛辣、生冷等伤脾、生湿、助热的食物,如油炸熏烤、冰镇冷饮等。
上游新闻记者石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