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以“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开幕,令全球都感到惊艳。“二十四节气”蕴含着中国古人的智慧,顺应节气养生,也能让身体持续保持健康状态。
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如何顺应春季的节气——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等来养生吧。
雨水
雨水是春季的第二个节气,虽然多数地区气候开始回暖,但还会受到寒气的影响,会有“倒春寒”的情况出现,雨水也渐多,针对其独特的气候特点,注意不要过多地吃寒冷的食物或是喝凉茶,可适当吃一些健脾除湿的食物,如莲子、山药、大枣等。
食疗方:扁豆山药莲子粥
■原料:白扁豆15克,山药15克,莲子15克,粳米50克。
■?制作:以上原料加水共煮为粥。
■?用法:每日温热服食。
■?功效:益气生津、健脾化湿。
■?应用:脾气亏虚所致的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腹泻等。
■?注意:扁豆一定要煮熟后食用,外感热盛者不宜服食。
惊蛰
惊蛰节气到来,气温变化较大,会出现雷雨或连续阴雨,也是传染病多发的时期。要预防季节性传染病的发生,在日常饮食中应注意食物品种的多样化,以保证人体有丰富而多样的营养供给。也可以适当选用一些补品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如枸杞、银耳、鸭肉、海参等,燥烈辛辣之品应少吃。
食疗方:木耳粥
■原料:白木耳5-10克,大枣3-5枚,糯米50克,冰糖适量。
■?制作:先将白木耳用清水浸泡3-4小时。糯米与大枣同入砂锅先煮粥,待沸数分钟后,再加入白木耳、冰糖,文火熬至米花汤稠即成。
■?用法:每日晨起空腹温热服食。
■?功效:滋阴润肺、生津养胃、益气止血、补脑强心。
■?应用:肺阴亏虚所致的干咳少痰、痰中带血、咽喉干痒、声音嘶哑、鼻干出血者;胃阴津亏虚所致的胃脘灼热隐痛、饥而不欲食、口干口渴、痔疮出血,以及血管硬化、高血压等。
■?注意:感冒时及发热口渴、舌红苔黄、大便干结小便黄属实热症者,均不宜服。
春分
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寒暑,所以在养生保健时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春分时节万物新生,人们可以晚点睡,早点起,多外出散步,使情绪舒畅,赏心怡情。饮食上忌偏热或偏寒,如烹调鱼、虾、蟹等寒性食物时,应佐以葱、姜、酒、醋等温性调料,以防菜肴性寒偏凉,食后有损脾胃。
食疗方:猪肝枸杞鸡蛋汤
■原料:鲜猪肝克,枸杞子20克,鸡蛋1个,生姜、味精、精盐各适量。
■?制作:将猪肝洗净,切成片,枸杞子、生姜分别洗干净,姜切碎备用。将锅内水烧开,放入少量姜、精盐,先煮枸杞子,约10分钟后,下入猪肝片,待水再开时,放入搅散的鸡蛋,调入味精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适量。
■?功效:补血养肝明目。
■?应用:肝血亏虚所致的头晕头痛、眼花干涩、视物模糊、视力下降、迎风流泪,以及夜盲症、贫血而属肝血虚者。
清明
多雨是清明节气的特有现象,气温会随着降雨而降低,但气温的大趋势是在不断升高。清明养生中应以调和阴阳、扶助正气为大法。情志方面应保持心情舒畅,活动上可选择动作柔和、动中有静的运动,如太极拳,饮食调摄方面须定时定量,不宜暴饮暴食。形体肥胖者需减少甜食,限制热量摄入,多食瓜果蔬菜。
食疗方:荠菜粥
■原料:新鲜荠菜克(或干荠菜90克),粳米50-克。
■?制作:将荠菜洗干净切碎,与粳米同入砂锅内,加水-毫升左右,文火煮粥。
■?用法:每日早、晚餐温热服食。
■?功效:益气健脾、养肝明目、止血利水。
■?应用:脾胃气虚所致的形体瘦弱、肢体浮肿、乳糜尿;肝阴血亏虚所致的头昏眼花、视物模糊及肺胃出血、流产出血、月经过多、大便出血、眼底出血、血友病、慢性肾炎水肿等。
■?注意:荠菜质软易烂,不宜久煮。
谷雨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节气的气温虽以晴暖为主,但早晚仍时冷时热,降雨也增多,空气中湿度逐渐增大,更要注意避免染病。过了谷雨意味着春季即将过去。按照中医“春养肝”的观点,要抓紧时机调理肝血,此时养生重点在于养肝清肝,滋养明目。
食疗方:猪肝粳米粥
■原料:猪肝-克,粳米克,细葱三根,生姜三片,食盐适量。
■?制作:将猪肝洗干净,切成小块,与粳米同入砂锅,加水毫升左右,以文火煮粥;将细葱、生姜切碎,待猪肝熟透,粥稠将熟时,加入葱、姜、食盐,搅匀稍煮片刻即可。
■?用法:每日早、晚温热服食。
■?功效:补血、益肝、明目。
■?应用:肝血亏虚所致的目昏眼花、视物模糊、视力减退、两目于涩、迎风流泪,以及贫血、慢性肝炎、夜盲症等而属肝血虚者。
■?注意:猪肝要取健康猪之新鲜者,本粥需现煮现吃,不宜放置过久。
颜琼枝??十院科普官
医院中医科
主治医师
科普宣言:望闻问切辨百病,视听图文传健康
主要擅长:传承颜氏内科“衡法”理论和“气血学说”,擅用中医气血理论诊治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等。
来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