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是指由于元气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气包括元气、宗气、卫气虚损,以及气的推动、温煦、防御、固摄和气化功能减退,从而导致机体某些功能活动低下或者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衰弱现象。
气虚有哪些症状?
身体虚弱、面色苍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头晕、动则汗出、语声低微等。其中,神疲乏力、少气言、脉虚弱无力是气虚的三大主要症状。
气虚的分类:
气虚分类又可分五脏气虚,比如常见的肺气虚、心气虚、脾气虚、肾气虚等。
五脏气虚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心气虚:心慌心跳,稍累即加重。
肺气虚:咳喘无力,气少不足以息(气弱),呼吸无力、语言无力。
脾气虚:食少腹胀,肢体倦怠,少气懒言。
肝气虚:生机不振,疲劳萎靡,胁肋不舒。
肾气虚:精神萎靡,头晕乏力,腰酸膝软,夜尿多、滑精带下。
如何辨别气虚体质?
1、脸色没光泽、体力差。
2、不喜欢说话,总是感觉疲惫乏力。
3、怕冷、怕被风吹,容易感冒。
4、吃东西容易腹胀。
5、大便不成形。
6、舌头上有齿痕,舌头上铺满舌苔,舌体胖大。
气虚体质是怎么形成的?
气虚原因较多,比如先天不足、营养不良、年老体弱、久病未愈、大手术后及疲劳过度等。
1、属于早产儿,很久不能进食,喂养不当。
2、多思多虑,长期过度用脑伤神。
3、工作压力大,身体劳累过度。
4、因大病导致大伤元气,从而引起气虚。
5、为了减肥长期节食,导致营养不良。
6、喜欢吃寒凉冰冷、肥腻食物及甜食,不喜欢运动。
7、常郁闷、爱生气。
气虚体质如何调理?
1、饮食方面
气虚体质的人宜吃性平偏温的、具有补益作用的食品。
果品类有大枣、葡萄干、苹果、龙眼肉、橙子等。
蔬菜类有白扁豆、红薯、淮山、莲子、白果、芡实、南瓜、包心菜、胡萝卜、土豆、山药、莲藕、香菇。
肉食类有鸡肉、猪肚、牛肉、羊肉、鹌鹑蛋等。
水产类有淡水鱼、泥鳅、黄鳝等。
调味类有麦芽糖、蜂蜜等。
谷物类有糯米、小米、黄豆制品等。
少食具有耗气作用的食物,如槟榔、空心菜、生萝卜等。
在日常饮食中一定要忌冷饮及生硬食物,忌大量饮水,慎肥甘厚味。
2、生活起居。
起居有规律,不熬夜,注意保暖。
居处要避免虚邪贼风,休息睡眠时更要避免穿堂风、直吹风。
气虚体质要避免过度运动、劳作,以免损伤正气,不宜洗桑拿。
3、适当运动。
只适合做中小强度、间断性的身体锻炼,可选择太极拳、太极剑、气功等动静结合的传统健身项目。锻炼时要控制出汗量,及时补充水分。皮肤干燥得太厉害的人,可多游泳。
不应做大负荷运动和出大汗的运动,忌用猛力和做长久憋气的动作。
4、饮茶调理。
一般可选用10g党参或黄芪,开水冲泡,代茶饮用。
若气虚较明显,可用人参一支慢火煮沸1小时以上炖汤,代茶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