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邪导致的肥胖
有这些表现
很多人的减肥效果也是从谷雨之后逐渐变得明显,这其实是合理及时地祛湿带来的意外收获。一般来说,肥胖是停滞在体内的湿邪,祛湿就相当于减肥,这种养生调理办法,在谷雨时节可以说是非常应季了。那么问题来了,怎么知道你的肥胖是湿邪导致的呢?具体来说,有三个指标:第一,舌苔很腻;第二,大便不成形,甚至粘马桶;第三,身体很沉重。舌头是人体消化道的延伸,舌苔能直接反应消化道的状况。通常,舌苔腻时,胃肠道也多有湿邪停滞,这时候大便往往不成形,很容易挂在马桶上冲不干净,或是总是有便意,但排便不痛快,甚至每天两三次......这些都是消化道有湿的结果。除此之外,那些动不动就觉得疲乏的人,在中医看来也是湿邪引起的。因为中医讲“湿性重浊”,“重”即沉重,“浊”即浑浊,即体内有湿气的人会感到周身酸懒沉重,如头部像裹了湿毛巾、腿上像挂了沙袋,而且湿还会与各种邪气结合起来,如与寒结合为寒湿,与热结合为湿热。
调理肥胖
试试这些药食
每个湿重、肥胖的人,大多都有一个虚弱的脾。对此,要想更好地祛湿和减肥,都应以健脾为基础。这也是中医开给肥胖之人的方子中,很少有泻药而重用健脾药的原因。
“湿胖”者不仅仅是脂肪多,更是水湿多。如果能将这些水湿“蒸”干,人就会自然而然就会变瘦,而且除了体重变轻外,身体也会变得紧致、轻盈。
中医里祛湿兼有减肥效果的药物、方剂,在往期的文章中,我或多或少也提到过。今天就以宋代的一个名方——参苓白术散为例,讲一讲中医常见的祛湿药。“参苓白术散”这个方剂用到的都是入脾经,有健脾祛湿之效,可使身体变紧致的药物,如白术、茯苓能运化水湿,人参能补气且蒸化水湿,白扁豆、砂仁等能燥湿。可以说,“参苓白术散”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健脾,一方面祛湿,一方面又加强气力,使身形紧致、腿脚轻松。
后世的很多健脾养胃方剂和药膳配伍,都是在“参苓白术散”的基础上化裁而成,比较有代表性的便是“清宫八珍糕”了。不过,古人的方子,不一定完全适合现代人的体质。和古人相比,现代人脾弱、气虚的问题更为普遍。
我们平时在家日常调理,可以在原方基础上,保留茯苓、莲子、薏米、山药、芡实这些核心成分的同时,可以同时加入人参、山楂、麦芽和鸡内金,来消积食、健脾胃、补气力。
如果湿气比较严重,最好还要加大运湿力度,即增加蒸发水湿的药物。藿香、香薷、香橼这些有芳香气味的食材,一来可以借助其芳香之气,唤醒被湿气包围一蹶不振的脾,二来这三味药都入脾经,仍把握住健脾这个根本来增加身体代谢水液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