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这段时间的“桑拿天”你还好吗?
三伏天,用好了身体倍棒,用错了百病缠身。
尤其是湿气,在这段时间很容易侵入身体,中医常说的湿气其实就是一种亚健康的状态,体内有湿气的人,尤其到了夏天是最严重的。
湿气重了,会有很多危害,比如让人肥胖,引起关节炎,还能让女人月事不调,被妇科病骚扰。
怎么才能知道自己是否湿气重呢?看这5处就知道!
三伏天,重祛湿,“五看”判湿邪,排湿气
一看:起床时
当湿气入侵人体内的时候,人就容易经常感到头重脚轻。
如果你早起感觉头昏昏沉沉的,脸色也暗沉,人总是提不起精神,那可能就是体内湿气太重了。
二看:如厕时
上厕所不妨回头看看自己的排便情况,如果体内有湿,则大便颜色发青,溏软不成形,总有排不净的感觉。
最重要的是,冲还冲不干净,很大概率是湿气比较重。
三看:刷牙时
湿气重的人,刷牙时,也会有感觉。
最主要的,就是看会不会恶心,若一刷牙就呕吐、恶心,嗓子里边总是有丝丝拉拉的、不干不净的感觉,这是湿的典型特征。
四看:舌头
“舌为脾之外候”,若体内有湿气,舌头会出现异常。
舌苔白厚,看起来滑而湿润,则说明体内有寒湿。
舌苔粗糙或很厚、发黄发腻,则说明体内有湿热。
舌质赤红无苔,则说明体内已经热到一定的程度,伤阴了。
每天洗漱的时候,多留心观察看看舌头的变化,体内是否湿气重了。
五看:皮肤
体内有湿气,皮肤也会出现异常。
皮肤瘙痒、易过敏,总是满面油光。
甚至起痘痘,长斑,湿疹,瘙痒,荨麻疹反复发作。
这些都说明体内有湿气了。
有句老话讲:“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
故平时生活中需警惕改善上述的不良习惯,避免造成寒湿困体,百病丛生。
排湿气,坚持“一勤、二拍”
1、拍小腿
小腿部位,有诸多穴位。
其中,承山穴、足三里、阴陵泉,这三大穴位,有助于健脾祛湿。
拍打承山穴,能振奋太阳膀胱经的阳气,排出人体湿气。
拍打足三里,可健脾促消化,阳气生发,减少湿邪。
拍打阴陵泉,可排渗脾湿,健脾利水,通利三焦,祛湿排毒。
因此,经常拍打小腿,有助于祛湿。
2、拍带脉
中医认为,带脉可“总束诸脉”。
带脉,属于足少阳胆经,位于人体侧腹部。
经常拍打或按揉带脉,有助于帮助人体祛湿。
当第11肋骨游离端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的交点上,章门穴下1.8寸处。
经常敲打带脉,可健脾阳,还可振奋肚腩两侧胆经的阳气,迅速化开了小腹内积聚的水湿。
方法很简单,双手握拳,敲打腰部两侧(两肋末端)-次,力度自己感觉舒适就行,频率可以快一点,站着躺着均可敲打。
3、勤饮茶
中医认为“诸湿肿满,皆属脾”,脾主运化,脾胃功能好,才能把体内多余的湿气运化出去,日常可以多吃药食同源的食材。
薏米和赤小豆,这对祛湿“黄金搭档”最常见,中医也最常用。
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几种食材,也是祛湿法宝。
茯苓:促进成分释放,帮助身体排湿,像我一样早上起来顶着水肿脸上班的人,早上再忙,也要抽空喝上一杯,等到中午,水肿的情况就不见了。
橘皮、甘草:补脾益气,还能让茶味更清甜
山楂、白扁豆、黑苦荞:可以强健脾胃,化开内湿
大枣和山药:有助于补气血,健脾胃
这些食材可以日常搭配饮食,也可以平时泡茶喝。
想要效果翻倍的话,最好再加一些互补的食材,荷叶、玉米须、茯苓、白扁豆、山楂、鱼腥草、藿香、莱菔子、甘草、莲子、砂仁、芡实等,使其性质更为温和、平性。
福东海缓湿茶苦荞荷叶玉米须茯苓薏苡仁去湿气调理湿胖淘宝¥43购买已下架平时吃得太油腻或者身体浮肿的厉害,每天泡上这么一杯给肠道刮刮油脂,身体消消肿。
我自己坚持喝了2周之后,感觉体内的湿气被抽“干净”了舌苔变得红润健康整个人精力更足,晚上睡得更香,即使素颜也会被夸人气色好。
#湿气#
高尿酸是拖出来的,晚上坚持“2多2不要”,痛风不来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