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是万物生长繁茂的季节,人在这个季节里也要和自然万物一样,保持最为活跃、健旺的精神状态,面对生活以积极进取为主,不吝惜精力的付出。
多运动,多锻炼,保持开朗、乐观、奋发向上的良好状态,这样不仅对自己的生活、事业有积极地影响和帮助,同时也是养生的正确途径。
1起居养生夏要夜卧早起,以受清明之气,尽量不熬夜,和阳光一起醒来。白天增加午休,午时11点到13点是心经当令,此时用15~30分钟闭目养神对心脏也是很好的补益。
夏风莫吹诸阳会(头),不要因为天气热了,就随意当风而卧,头面若受风容易引起面部抽搐,口眼歪斜。尤其是刚睡醒不要站在风口上,摩挲一下面部,再到室外。
01.宜晚睡早起
《黄帝内经》曰:“夏三月,此谓蕃秀……夜卧早起,无厌于日”。
立夏以后人们要顺应气候变化,每天晚上睡觉时间可比春季稍晚些,以顺应阴气的不足;早上应早点起床,以顺应阳气的充盈。
02.坚持睡午觉
立夏后因晚睡早起,晚间睡眠时间相对不足。加之立夏后白天气温较高,人体汗出增多,正午气候炎热时,人体血管扩张,使血液大量集中于体表,加上午饭后消化道的供血增多,大脑供血相对减少,人在午后常感到精神不振,困意频频。
因此立夏后我们最好养成午睡的习惯。但午睡的时间不宜太长,一般以半小时到1小时为宜。对于中午不能午休的人来说,最好以听音乐或闭目养神的方式代替午休。
2饮食养生适宜:草莓、枇杷、菠萝、皮蛋瘦肉粥、豆浆、小米、桑葚
立夏时节,自然界阳气渐长、阴气渐弱,相对于人体脏腑而言,肝气渐弱,心气渐强。此时饮食宜增酸减苦,补肾助肝,调养胃气。
时令美味多汁水果有:草莓、桑葚、枇杷、樱桃、杨梅、菠萝等;补肾助肝食物有:枸杞(滋补肝肾)、核桃(温补肾阳)、虾(补肾壮阳)、茼蒿(安心血,平补肝肾)、乌鸡(补肝肾,清虚热)、鲈鱼(补气,益肾)。
北方此时还是多风燥火,可以食用些滋阴祛火的食物如:鸭蛋、章鱼、小米粥、皮蛋瘦肉粥、豆浆。南方降雨较多,空气中湿度较大,比较容易感受湿邪,可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适当吃些辣椒、生姜开胃祛湿,也可以吃些健脾化湿的食物:红豆、薏米、白扁豆等。
少吃:油炸、红烧、苦瓜、莲子芯、苦丁茶、冰冻冷饮
薄滋味是初夏最重要的饮食经,多品尝食物天然的味道,少吃些大鱼大肉、油炸、红烧。同时立夏心火渐旺,易出现口燥咽干、心中烦燥、手足心热的情况,饮食宜清淡,特别是多风燥火的北方要少用各类辛辣调料,以防助火伤阴。
另外,夏季刚开始,还不必吃太多的苦味降火,苦瓜、苦丁茶、莲子芯,最好只在有舌尖发红,有心火的时候适量吃一点即可。如果热,尽量小口喝温开水,最解渴去热。夏季吃冰冷的食物也会让脾胃很受伤。
忌吃:各种动物心脏、香菜、大蒜、生小蒜、韭菜和鸡肉同吃
《千金方》:勿令韭菜同鸡肉食,暴死者尤不可食,作内疽,生胸臆中。勿食诸物之心,勿大醉,勿食葫(大蒜),伤人神,损胆气,令人喘悸,胁肋气急。勿食生蒜(小蒜),伤人。
《金匮要略》:夏三月不可食猪心,恐死气犯我灵台耳。
01.常食葱姜以养阳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夏天那么热的季节,为什么要吃这么温热的姜呢?
因为姜是吃到你肚子里面去的,夏天阳气在表,腹中虚寒,所以就要用姜来温一温。
姜性温,属于阳性药物。立夏吃姜有助人体阳气生发,符合中医“春夏养阳”的观点。立夏后吃姜可缓解酷暑带来的疲劳乏、厌食失眠等症状,同时,适量吃姜还可开胃健脾、增进食欲,防止肚腹受凉及感冒。
葱的药用价值和生姜类似,它含有挥发性葱蒜辣素,由呼吸道、汗腺、泌尿道排出时,能轻微刺激这些管道壁的分泌,从而起到发汗、祛痰、利尿的作用。
夏天略微的吃一些凉的东西,瓜果梨桃之类,会很舒服,吃到胃里,凉遍全身。
但这个舒服是暂时的,腹中虚寒,如果我们再吃那么多寒凉的东西,雪上加霜,势必伤及脾阳,使脾的运化能力变差。
02.晚饭宜食粥,并可少量饮酒
立夏后人体阳气渐趋于外,新陈代谢旺盛,汗出较多,气随津散,人体阳气和津液易损。晚饭时可经常喝点粥,既能生津止渴,又能养护脾胃,可谓一举两得。
另外,还可少饮啤酒、葡萄酒等,可畅通气血、消暑解渴。
除此之外,立夏后应适量食鱼、瘦肉、蛋、奶和豆类等,以补充蛋白质;多吃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适当搭配粗粮以均衡营养、促进消化。
3运动养生初夏,还有「百般红紫斗芳菲」的遗韵,而且也还没有炎热和闷湿的困扰。
运动尽量到室外去,最好选择清晨太阳出来后1~2小时,此时的阳光和空气最养人,清明透亮,会让人精神抖擞。此时起床呼吸漫步,也是对熬夜的最好补救。只要注意防风、勿大汗,任何你喜欢的运动都好。
01.多做慢节奏的有氧运动
立夏以后,我们应该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慢节奏的有氧运动。随着气温的升高,人体容易出汗,如果此时再剧烈运动,容易造成身体缺水。因此,立夏后最好选择慢节奏的有氧运动。
02.常练养心功
此功宜在农历弦朔日(初七、初八、廿二、廿三日为弦日,初一为朔日)的清晨,朝南方端坐,去除心中杂念,叩齿9次,然后将口中津液鼓漱3次,意念中想南方有红色气体从鼻入口中,并将此气与口中津液一起分3次咽入丹田。
常练此功法,可使人在夏天神平体安,增强心脏功能而不伤及肺脏。
4经络养生夏季时心阳最旺,功能最强,所以人们在春夏之交要顺应天气的变化,重点养护心脏。养护心脏要经常按摩内关穴。
取穴方法:将掌心向上握拳,手腕上抬,手臂上可见两条突起的筋,内关穴在两筋之间,腕横纹上2寸(食指、中指、无名指并列的宽度)的地方。
按摩方法:按摩时,一只手的拇指放在对侧手臂的内关穴上,稍微向下点压用力后,保持压力不变,旋转揉动,点揉1分钟以后再换对侧。按摩时以产生酸、麻、胀感为最佳。
如能坚持经常按揉,会感到一种莫名的刺激感沿着前臂内侧传至心脏,说明达到了较好的刺激效果。经常按摩内关穴,可保护心脏,缓解心痛、心悸、胸闷等症状。
5情志养生立夏后天气渐渐变得炎热。“暑易伤心”,高温天气易使人“心躁”。因此,立夏之后尤其要重视情志养生,力争做到“戒怒戒躁”,使自己养成急事不惊、烦事不争的心态。
正如三国时养生学家嵇康在《养生论》中所说:“(夏季)更宜调息净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
心平才能气和,初夏定心气最为关键,否则容易上火,发怒,心慌头晕。情绪也可以通过肢体的动作来改善,起坐走卧,不急不缓,调节呼吸深沉均匀,气自然就和;气和,心就能安静,不急不躁。
初夏多多练习慢节奏生活,到了盛夏就不会觉得那么燥热难耐了,心静自然凉。
立夏,开启夏天养生节奏,夏天需要补心养心养心血,药灸热敷背部是一种最简单最有益的方法!背为阳,心肺主之。药灸后背,可以温暖督脉、膀胱经,助长人体气血生长。
绿秀养生,真药材真养生!
亚健康综合调理品牌!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