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经解》:“气微温,味甘,无毒。主和中下气。”其性温味甘,甘能补、能缓、能和,温能化湿、能宣通,中者,脾胃也;扁豆气温入胆,胆气生发,则脾胃之气宣通,“和中”就是指调和中焦,使脾胃的气机升降恢复正常,则脾能生清,胃能降浊,湿气祛除人也神清气爽。
明·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说:“硬壳白扁豆,其子充实,白而微黄,其气腥香,其性温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入太阴气分,通利三焦,能化清降浊,故专治中宫之病,消暑除湿而解毒也。”临床上我们多用于脾胃虚弱,湿浊困脾引起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白带过多,暑湿吐泻,胸闷腹胀,小儿疳积等疾病。
白扁豆温而不燥,除湿不伤脾,特别适合南方地区脾土不足的人群,是夏季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材。
白扁豆食谱
白扁豆山药粥
白扁豆30克,新鲜铁棍山药30克,大米克,红枣3颗。
将白扁豆洗净后,加入适量的水浸泡,时间最好4小时以上。将铁棍山药洗净、去皮、切丁备用。把白扁豆含之前浸泡的水武火烧开,转文火30分钟,再加入铁棍山药丁、大米、红枣。武火煮沸,转文火直至粥熟。
功效:补益脾胃、和中止泻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慢性腹泻、胃口不开人群食用。
#注意事项和禁忌人群#
1、扁豆一定要煮熟以后才能食用,以免食物中毒。2、白扁豆不能一次吃过多,这是因为豆类大多有一个益气的特点,食用过多容易气滞腹胀。3、凡患疟疾、寒热病者忌服。(部分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