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丑未年,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少羽水运为中。此年地会,天之刑,土克中水。其运寒雨风。
客之五运:少羽、少角、太徵、少宫、太商。
初气之时:春分、清明、谷雨、立夏(。3.20-.05.20)
原文:二之气,大火正,物承化,民乃和。其病温疠大行,远近咸若。湿蒸相薄,雨乃时降。
《黄帝内经·素问》此气时节过已过半,观天气之变化,风盛依然是当下最突出的体现,无论是北边的沙尘暴的反复,还是南方台风的提早突现,都可以体现出先祖对天地之间的观察了解的真实写照。每逢节气更迭之时,必有风雨相伴,然今年之雨水总是姗姗而至,草草结束或者郁郁蒸腾久而不降。
气候虽湿热但依旧带着凉意之感,无论远近何处都离不开这天地气候的运行影响。即便是夏有不融之冰的两极,还是冬有不死之草之地域,仍存在于这天的包裹之下,受之影响变化。
二之气,主者少阴君火,客者亦为少阴君火,二火相叠,所谓“大火正”。经曰:“少阴之客,以咸补之,以甘泻之,以咸收之。少阴之胜,治以辛寒,佐以苦咸,以甘泻之。”
二之运为少角,其运交司丑年为春分后第十三日巳时正一刻起。角者,风也。风热相合,木火相生,盛极必反。
竹沥粥
材料:竹沥水毫升、小米30克,带皮姜一薄片。
做法:小米洗净滤干,锅内加水毫升、与竹沥水毫升,大火煮沸,加入小米、姜片同煮煲之粥熟即可。可咸亦可甜食。
功效:清火、润燥、生津。
禁忌:女子经期、孕产期、因寒或食滞引起的腹泻禁用。
山药薏苡扁豆汤
材料:山药干30克、薏苡仁30克,白扁豆30克,排骨克,生姜一块。
做法:1、山药、薏苡仁、白扁豆,温水浸泡回软;排骨斩块、汆水、洗净、备用;生姜洗净、留皮切片。
2、炖锅内加水适量煮沸,加入上述所有材料,大火煮沸转中火微滚状态煲至汤熟,入盐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和中,利水道。
禁忌:女子经期、孕产期、中满、咳喘等外感期禁用。
桑菊沙参蜜枣茶
材料:冬桑叶3克,大黄菊一朵,北沙参3克,蜜枣一枚。
做法:两碗水煎一碗,温服。
功效:养津、解烦热。
禁忌:女子经期、孕产期,外感疾病期禁用。
“夏将至,热如煮物,暑也。”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