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扁豆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黄帝内经湿气重,这样做,把湿气ld
TUhjnbcbe - 2021/6/18 15:15:00

《黄帝内经》中说“湿气通于脾”,所以,这一时期要加强对脾胃的养护,健脾祛湿。

最简单的健脾祛湿的办法便是食疗。

自测湿邪

受湿邪侵犯者,常见以下几种症状,大家可自检一下:

看舌头:舌头胖大,两侧有齿痕,舌苔厚腻。看大便:大便溏烂,黏滞不爽,马桶难冲干净。看身材:一般来说,“肥人多湿”。看精神状态:中医认为“因于湿,首如裹”。病人会觉得头脑昏沉,身体困重,仿佛被厚衣包裹一般,整个人懒洋洋的,不愿意活动。看皮疹形态:肿胀、糜烂、渗出明显。看瘙痒部位:湿气重浊,易侵犯人体下部。瘙痒多发于阴囊、小腿、脚部。如果身体上出现了以上的症状,雨水节气就需要注意祛湿了。入春除湿第一米如果说哪种食材除湿效果最好,那一定非芡实不可!芡实又名“鸡头米”,药食同源,为睡莲科植物芡的成熟种仁,和莲藕、茭白、荸荠等8种植物并称为“水八仙”。由于芡实本来就长在水里,所以,特别能“化水”,且它味道甘淡可口,不碍脾胃运化,在使用时不需要像薏米那样辨清寒热体质,更为方便。对于冬春季因滋补不当、过食油腻导致体内生湿者,吃它正合适。而之所以称之为“入春第一米”,则与它补肾健脾的功效分不开。其实,芡实入药的历史已经很久远了,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将其列为上品。中医认为,芡实性平,味甘、涩,具有固肾涩精、补脾止泻、利水渗湿、补中益气、滋补强壮之功效。在补肾方面,芡实主要适用于小便频数、腰膝酸软、遗精早泄、小儿遗尿、老人夜尿多等情况,可帮助肾气固摄。在健脾胃方面,芡实一来可以加强脾胃的消化能力,提高脾胃功能,二来能缓解脾虚,调理因此造成的小便不利、大便溏泄等症。而据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芡实中含有碳水化物、氨基酸,还有丰富的矿物质、维生素以及甾醇类、黄酮类化合物,这使得芡实具有了抗氧化、抗疲劳、抗心肌缺血、降血糖和抑菌等功效,尤其在延缓衰老、改善学习方面作用更为突出。故芡实可谓是“婴儿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的佳品。芡实怎么吃芡实的用途广泛,可炒可蒸可煮,还可以打粉做糊或者做糕点。芡实核桃糊芡实粉、山药粉各30g,核桃肉20g,红枣3枚。1、将核桃肉打碎,红枣去核备用。2、芡实粉、山药粉加水适量,打糊,置于火上边煮边搅拌,再入核桃肉、红枣肉,煮熟成糊状,调味即可食用。滋补脾肾,固涩精气,强身健体。一般人均可食用,尤适合体弱小儿及体虚老人。芡实莲子薏苡仁汤莲子20克,芡实30克,薏苡仁30克,陈皮5克,姜1块。1、先把芡实、莲子、薏苡仁放在清水里浸泡清洗。2、然后把芡实、莲子、薏苡仁、陈皮和姜全倒进砂锅里,用大火煮开。3、煮开之后,改用小火炖1个小时即可食用。健脾益肾,醒脾行气开胃。芡实扁豆山药粥芡实15克,白扁豆15克,山药15克,粳米克,红糖适量。1、芡实、白扁豆洗净,放入水中浸泡2小时,山药去皮切片。2、锅中倒入适量水,放入芡实、白扁豆、山药、粳米共同煮成粥。粥成加入红糖调味即可。健脾益气、补虚健体。可作为体弱老年人、先天不足小儿以及胃肠道手术者恢复期的食疗调养。芡实桂圆银耳羹芡实30克,桂圆肉12克,银耳半朵,枸杞子6粒。1、芡实浸泡1小时以上,洗净备用。将银耳用冷水泡发,去除黄蒂,撕碎。桂圆肉、枸杞稍泡软,洗净备用。2、将芡实、桂圆肉、银耳入锅,加水适量,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1.5~2小时。3、关火前10分钟加入适量冰糖。关火后撒入枸杞子做点缀,焖一下即可。健脾养血、益阴生津。适合于具有面色少华、口干口渴、心烦失眠等津亏血虚的人群食用。芡实面饼芡实60克,茯苓粉60克,面粉克,酵母3克,白糖、白芝麻适量,水。1、芡实洗净,加水没过芡实,放入蒸锅大火蒸25分钟放入搅拌机,加入一点水,把芡实搅拌成泥状。2、在搅拌好的芡实泥中加入面粉和茯苓粉,加入酵母、一勺白糖,揉成面团,让面团发酵到两倍大。3、把面团分成一个个小剂子搓圆后放入铺满芝麻的容器里滚上芝麻,用手把面团摁扁。4、放入平底锅小火两面各煎15分钟。补益脾肾、除湿止泻。适用于脾虚湿阻、大便溏软的人群食用。1

如果你在看的时候,觉得有用的话,不妨送给朋友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黄帝内经湿气重,这样做,把湿气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