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扁豆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经验方大集结集合了很多中医高手的经验方
TUhjnbcbe - 2021/5/17 15:55:00

经常好多家长问我,孩子脾虚怎么办呀,怎么调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饮食有节,其次是在于调理养护。家长追着孩子喂食,孩子不吃,就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家长们首先要保持冷静,也要认识到只要宝宝的脾胃状态改善,自然就会恢复以往的饭量。宝宝一旦脾胃虚弱,消化能力大不如前,那么,吸收营养的能力也自会减弱。长此以往,必然出现日渐消瘦、脸色暗黄,类似营养不良的情况,体质自然变差。

对于小儿体质,说法不一,历来有医家主张小儿体质偏虚者。《灵枢·逆顺肥瘦》说:“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宋代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变蒸》中说:“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明代万全在《万氏家藏育婴秘诀.五脏证治总论》中说:“肝常有余,脾常不足,心常有余,肺常不足,肾常不足,从阴阳而言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小儿体质保健方法众多,但是健脾法一直是主要的方法之一。明代万全《幼科发挥》说:“五脏以胃气为本,赖其滋养……如五脏有病,或补或泻,慎勿犯胃气”

包括平和质、偏脾虚、偏肺虚、偏肾虚、偏肝亢、偏阳热、偏阴虚、怯弱、特禀质

何为偏脾虚呢

偏脾虚是由于脾气亏虚,脾的运化功能障碍,脾气虚损,失于升清,运化失常所致的一种综合症状。

(1)小儿的生理特点脾不足,脾在五行中属土,在五脏阴阳中属阴中之至阴。脾主运化,统血,升清,输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人体出生后,各脏腑组织器官皆依赖脾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以濡养,故称脾为“后天之本”。其与胃、肉、唇、口等构成脾系统,因此脾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由于小儿饮食不知自节,寒温不能自调,以及父母溺爱不明,喂养方法欠当,稍微不慎就容易损伤脾胃,所有的胃肠道疾病都可出现或伴有脾虚。

小儿偏脾虚体质表现

形体偏瘦,肌肉松散,性情喜静,容易疲乏,懒于运动,面色微黄,口水较多,食欲稍差,偏食,大便偏溏,唇色、舌质、爪甲偏淡,舌苔胖嫩,时有地图舌,指纹淡滞,脉象浮

调理原则

补脾益气、健脾和胃。根据小儿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来养生保健调理,通过强健脾胃,增强食欲,调理气血,提高小儿身体素质

开穴、闭穴、配穴调理

开穴、闭穴作用是促进血液循环,改善五脏六腑,增强身体素质,达到阴阳平衡的作用

开:承泣穴。大拇指揉按50次,力度中等。穴位点按:用大拇指或食指指端着力,分别在上脘、中脘、足三里穴行揉按法,每个穴位约50次,力度适中

闭:历兑穴,食指揉按50次,力度轻柔。

推拿取穴

揉板门

位置:手掌大鱼际平面。

操作:用拇指揉大鱼际平面中点,称揉板门;用拇指桡侧从拇指根推向腕横纹,称板门推向横纹,反之称横纹推向板门。

作用:食积,腹胀,食欲不振,呕吐,腹泻,气喘,嗳气等。

补脾经

位置:无名指掌面末节。

操作:无名指指端推到指根为补肺经,次。

作用:健脾胃,补气血

摩腹

位置:肚脐

操作:顺时针摩腹为泻法,能消食导滞通便,用于便秘、腹胀、厌食等。逆时针摩腹为补法,能健脾止泻,用于脾虚泻、虚寒泻等

作用:坚持摩腹可以使得宝宝肌肤、七窍、三焦全通,通则寒热、积滞除,百病不生。摩腹所能带动的穴位非常的多,像天枢、关元、气海、神阙穴等。对于小儿常见疾病,例如便秘、腹泻、咳嗽、发烧、厌食、湿疹的宝宝都可以使

揉足三里

位置: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

操作:点按揉足三里次。

作用:主治胃肠病证,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虚劳诸证。

揉脾俞

位置:第十一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操作:用两大拇指指腹在此穴位上揉。次。

作用:健脾胃,助运化,生发气血。

饮食养护

偏脾虚体质多食粳米粥、大枣、山药、白术、薏米、土豆、白扁豆、红薯等,通常是长在地里深处的都可以健脾。平素可多食小米粥、粳米粥、薏米仁粥、鸡肉、山药、扁豆、鸡蛋、菜花、胡萝卜、香菇等具有健脾益气作用的食物,用它们熬粥、单煮均可。少食肥甘厚味、生冷坚硬等不易消化的食物。

禁忌:生活中应注意三餐不要过饱,增加体育锻炼,随温度变化增添衣物,晚上注意不要着凉。

红枣小米粥

红枣小米粥:所需要的材料主要包括了红枣,小米等两种,在制作的时候应该先将小米清洗干净,晾干水分之后上锅用小火炒成略黄,然后加入适量的水及洗好的红枣,用大火烧开,转为小火慢慢的熬成粥食用。此粥养胃和胃,容易消化,比较适合消化不良伴有厌食的脾虚小儿服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经验方大集结集合了很多中医高手的经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