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扁豆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儿科专栏冬去春来,踏青出游,野外就餐
TUhjnbcbe - 2021/4/22 18:12:00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生机盎然,欣欣向荣,这是小孩生长发育的好季节。春天到来,踏青出游,促进亲子关系,野外就餐,增添几分色彩,不亦乐乎?然而小儿自幼脏腑娇嫩,脾胃功能较差,冷暖不知自调,容易着凉,饮食不知自节,容易感染,一不小心就腹泻,上有呕吐不止,下有腹泻如水,如何认识腹泻,进而更好诊治、护理宝宝,还他一个快乐无忧的童年?欧阳医生给您支招!

什么是腹泻?

大便次数增多或大便性状改变即为腹泻。

①排便次数:与自身正常排便次数对比,次数明显增多。

②性状改变:大便变稀,呈蛋花汤样或稀水样,或夹粘液、血液等。

小儿为何容易腹泻?

①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善;

②生长发育快;

③免疫功能差;

④肠道菌群失调;

⑤人工喂养。

这里强调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腹泻的原因?

①感染性腹泻:由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病毒最常见,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另外肠道外的中耳炎、感冒、肺炎、尿道炎等,因为发热、病原体释放毒素引起腹泻;还有消炎药大量使用会引起抗生素相关腹泻,建议能不用消炎药就不用!

②非感染性腹泻:1)饮食因素:喂养不当如暴饮暴食、三餐不定、零食过多等;过敏性腹泻,平时说的乳糖不耐受;2)气候因素:过冷过热。

医院?

腹泻容易引起脱水,医院的指征!

轻度脱水:精神状态好,稍感口渴,有尿有眼泪,捏起皮肤后回缩快。

中度脱水:烦躁不安、易激惹,烦渴、喝水急,眼泪少,尿量少,眼窝下陷,捏起皮肤后回缩慢。

重度脱水:精神很差,嗜睡,甚至昏迷,饮水困难,无眼泪,几乎没有尿,眼窝深陷,捏起皮肤后恢复原状缓慢。

另外,出现以下情况也需要就诊!

①持续呕吐超过8小时;②持续不进食12小时;③大便带鲜血、果酱样;④呕吐物混有黄绿色、粪臭味;⑤腹痛剧烈。

腹泻该怎样治疗?

腹泻的三类基础药物:口服补液盐、肠道黏膜保护剂、益生菌。

①口服补液盐III

腹泻推荐低渗型口服补液配方,不能白开水加盐或者葡萄糖,按1包兑水ml白开水比例,分次口服补液,每次稀便后补充50ml,不能混在奶粉,这是治疗的重中之重。

②肠道黏膜保护剂

常见蒙脱石散,主要能吸附肠道内的肠液、病原体和毒素,在肠道表面形成保护膜,阻止病菌进一步侵犯。这种吸附作用会因为其他食物、药物而受影响,所以口服肠道黏膜保护剂前、后1.5小时内最好禁食、禁药,但可继续口服补液。

③益生菌

常见妈咪爱、培菲康、布拉氏,前面说了肠道菌群失调会引起腹泻,益生菌主要是恢复肠道正常菌群平衡,抑制病菌繁殖、侵袭,从而治疗腹泻。益生菌可以混在食物、奶里面,避免高温热水,不能和蒙脱石散、抗生素一起,不然失去功效。

腹泻如何护理?

①接触隔离,奶具餐具严格消毒,护理患儿前后洗手,防止交叉感染。

②饮食调节:不主张禁食,坚持喂养,进食容易消化的稀粥或加盐的米汤水;腹泻容易继发乳糖不耐受,可改用无乳糖的防腹泻奶粉,建议好转后持续喝一段时间,再换回原来的奶粉。

③预防脱水:补充口服补液盐,仅用于轻度脱水及无呕吐、能口服的患儿,鼓励患儿少量多次口服。

④病情观察:记录大便次数、颜色、性状、量的变化;观察体温变化;判断有无脱水(前面已叙述)。

⑤臀部护理:选择柔软透气尿布并勤更换,温水清洗臀部,保持臀部皮肤干燥,发红处涂以护臀霜,在皮肤干燥前尽量暴露臀部。

腹泻有什么外治法?

实证推拿疗法

1、清大肠

位置:食指端桡侧缘(靠近大拇指的一侧)至虎口成一直线。

操作:从虎口向食指尖方向直推,次。

2、退六腑

位置:在前臂尺侧(小指侧),自肘横纹至腕横纹呈一条直线。

操作:用拇指面或食、中指面自肘部向下推至向腕部,次。

3、推上七节骨

位置:第四腰椎至尾骶骨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二指指面稍稍用力自下向上推叫推上七节骨,30-次。

4、按揉足三里

位置:外膝眼下3寸(小儿四指并拢的长度),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操作:用拇指端按揉,次。

5、清板门

位置:手掌大鱼际隆起处。

操作:用拇指端在大鱼际中点按揉,次。

虚证推拿疗法

1、补脾土

位置:拇指指腹(即末节螺纹面)。

操作:用大拇指顺时针旋推拇指螺纹面,次。

2、推上七节骨

位置:第四腰椎至尾骶骨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二指指面稍稍用力自下向上推叫推上七节骨,30-次。

3、摩腹

位置:腹部。

操作:用掌面或四指指腹逆时针摩腹部5分钟。

4、捏脊

位置:脊柱两侧1厘米处,自长强穴(肛门后上3-5厘米处)向上,一直到大椎穴(颈后平肩的骨突部位)。

操作:两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两食指抵于背脊上,再以两手拇指伸向食指前方,合力夹住肌肉提起,然后食指向前,拇指向后退,做翻卷动作,两手同时向前移动,自下往上,反复5次,第3次开始,每捏3下需将背部皮肤向上提一次。

腹泻的食疗有哪些?

①鸡蛋花木棉花瘦肉汤

原料:鸡蛋花10g,木棉花10g,瘦肉(猪腱子肉)g。

制法:瘦肉切块,焯水后加适量热开水,放入鸡蛋花、木棉花,煮30分钟,汤成后加少许食盐调味。

用法:喝汤,每日1次,服3天。

功效:鸡蛋花甘微苦性凉,归肺大肠经,功能清热利湿解暑;木棉花甘淡性凉,归脾肝大肠经,功能清热利湿,解毒止血;瘦肉性味甘咸平,功能补虚益气,滋阴润燥。诸药同用,共奏清热利湿止泻之功。

适用于:腹泻急迫,便黄味臭,肛门灼热,舌红苔黄厚。

②山楂莱菔子粥

原料:山楂10g,炒莱菔子10g,茯苓10g,粳米15g。

制法:山楂、莱菔子、茯苓洗净,加适量清水,文火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再加入粳米及适量清水煮粥,煮好后加少许食盐调味。

用法:喝粥,每日1次,服3天。

功效:山楂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功能消食化积,行气散瘀;莱菔子辛甘平,归脾胃肺经,功能消食除胀,降气化痰;茯苓甘淡平,归心脾肾经,功能利水渗湿,健脾安神。诸药同用,共奏消食和止泻之功。

适用于:伤食腹泻,大便稀溏酸臭,胃口差,舌苔厚腻。

③熟苹果

原料:苹果1个。

制法:连皮带核切成小块,置水中煮3-5分钟,待温后食用。

用法:每日2-3次,每次30-50g。

功效:苹果性平、味甘酸,含有丰富的鞣酸、果胶,鞣酸是肠道收敛剂,减少肠道分泌而使大便水分减少,煮过的果胶具有收敛、止泻的功效,故熟苹果功能生津止渴、健脾益胃、止泻。

适用于:大便稀溏,色淡不臭,食后即泻,舌淡苔薄。

④扁豆薏米仁山药粥

原料制法用法:取炒白扁豆10克,新鲜山药60克,薏米仁20克,大米适量,同煮成粥食用。

功效:健脾祛湿止泻。

适用于:脾胃虚弱,湿邪留伏;常见:腹泻后期,精神疲倦,面色微黄,大便稀烂,色淡黄,不臭,3-5次/天,食欲差,舌质淡苔白。

⑤芡实猪肚汤

原料:芡实30g,猪肚g。

制法:用热水将猪肚清洗干净,切成猪肚条,与芡实一起放入锅中,煮1.5小时,汤熟后加入盐调味。

用法:喝汤水,1周2次。

功效:芡实甘涩平,归脾肾经,功能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猪肚甘温,归脾胃经,功能补虚损,健脾胃;诸药同用,共奏健脾益气,化湿止泻之功。

适用于:大便稀烂,吃生冷寒凉食物容易腹泻,易疲倦,胃口差,饮水少,舌苔白腻。

以上适用年龄:1岁以上儿童。

END

往期精选回顾

新冠病毒感染来袭,家中小儿发热,医院??

小儿咳嗽老不好怎么办?欧阳医生教你轻松解决!

宝宝感冒鼻塞,欧阳医生给您支招!

宝宝发热伴皮疹?欧阳医生带你看图识病!

图片:网络(侵删)

扫描

1
查看完整版本: 儿科专栏冬去春来,踏青出游,野外就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