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湿气有外湿和内湿之分,湿气在身体里呆久了之后会朝两个方向发展,那就是寒湿和湿热。许多人不分寒湿和湿热就开始一通操作来去除身体湿气,方向还没弄对,往前冲得越快只会离终点越来越远。那么,如何才能站在正确的起点上呢?
一、区分寒湿与湿热
寒湿和湿热都会感受到身体沉重;早起时会脸肿眼皮肿;下午时会脚肿小腿肿;腹部常有饱腹感,食欲也常常不佳。
但是两者又有所不同。寒湿的人群常常是头连着颈部感觉沉重,胸闷气短,面色偏灰,易发风疹;腹部皮肤凉,有着常年减不掉的腹部游泳圈;易痛经、白带多,严重的会长结节囊肿、长肿瘤;嘴里淡而无味,舌苔白白腻腻,舌头颜色偏淡。
而湿热的人群则是皮肤油,易长痘,有酒糟鼻,易发脂溢性皮炎;容易便秘或者拉不干净,肛门口常常有湿热感;小便呈现出色黄、浑浊、异味的状态;会有湿气重浊导致的血糖、血脂高;容易口干、口臭、口苦;舌苔黄黄腻腻,舌头颜色偏红。
二、如何对症下药进行食疗
湿气是标,脾虚才是本。湿气可以伤脾,反之,想祛湿不妨学会健脾。想要健脾,医院,那么吃进去的食物就很关键了,药食同源的好物值得被所有人认识。
(一)寒湿人群
1、白扁豆山药粥。白扁豆是祛寒湿的食疗神器。它可以一边帮你补脾一边帮你化湿,特别适合脾虚,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大便稀和白带增多的人群。白扁豆不妨浸泡一晚后再煮,这样更容易煮透,再搭配几根山药,美味又健康。
2、桂花鸡头米百合汤。最近刚上市的芡实也就是鸡头米,鸡头米长得很像莲子,功效却和莲子不同,是最高级的健脾祛湿食物,同时还有补肾固肾作用。大文豪苏东坡就经常喜欢用芡实煮粥,在《东坡养生集》里面他就说,与其一味地补气血,还不如让气血少漏一些。鸡头米的补肾固肾作用就很合苏轼的心意。经常拉肚子,肾虚,白带异常的,可以认准鸡头米,既健脾又可润肺。
(二)湿热人群
1、适量进补。很多滋补的食物都会助长湿热,加重脾胃负担,湿热的人再进补,会越补越湿,越补越累。
2、适当运动。运动后的微微出汗就是湿气外排的表现,不爱运动可以选择泡脚,它可以使脾胃这个食物加工厂给转动起来,转走那些脾胃里面的陈年垃圾。
3、薏米百合粥。薏米可以清热利湿,像薏米百合粥就非常适合脸上容易长痘痘,长湿疹,长扁平疣的人群。
4、绿豆陈皮饮。这是一款祛湿茶,清热化湿,调畅气机,坚持喝可能会有意料之外的效果,就是不知不觉变瘦了。
5、红豆薏米水。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红豆是赤小豆。不能用薏米,而是用炒薏米。这两味都有利尿的功效,适合湿热下白带发黄有异味的人群。
6、五指毛桃南芪。这是一种不会越补越湿的好物,那就是南芪,也叫五指毛桃南芪,和黄芪一样有益气补虚的功效,但不像黄芪有燥性,它可以一边健脾化湿,一边补气补虚。
结语:正确地区分湿气,让我们从一开始就站在正确的起点上;健康又美味的食疗方法让我们能在享受中一点点地找回自己健康的身体;站在正确的起点上去奔向一段又一段香气扑鼻的食疗大道,相信,我们的终点都不会再被湿气侵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