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善
奉行
“五谷不收也无患,只要二亩山药蛋。”正如上方谚语所说,山药是老百姓不可缺少的一种食物。《神农本草经》谓之“主健中补虚、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现代医学也认证山药多糖具有刺激和调节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而且对多种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冬日,当有山药清代医学家张锡纯认为山药“在滋补药中诚为无上之品”、“宜多服常服耳”。
山药可以健脾胃,脾胃的调养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有,秋冬进补时节,自然更需要健运的脾胃来吸收,山药就能担此重任。
1脾胃虚弱的人山药是一味平补脾胃的药食两用之品。因此,食少体倦、有腹泻等病症的脾胃虚弱者可多食山药。
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分析,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能促进消化、改善胃肠功能。
2感冒咳嗽的人据野史记载,曹操的儿子曹冲感染风寒,肺虚久咳,久治无果,曹操大怒。
此时司马懿暗地命人寻访家乡之怀铁棍山药,配合红枣、甘蔗、粳米等食物,熬粥献药。
数日后,曹冲之病竟完全消除,并爱上了这治病的“药粥”。
曹操大喜,大赞怀山药为“药中之王”!
脾胃属土,肺属金,土生金,也就是,脾胃强壮了,肺金才能强壮,而脾胃一弱,则肺气必定衰弱。所以我们常遇到的身体比较弱的小朋友,一遇到风吹草动,就会感冒,就是因为他的脾胃比较弱。山药含有的皂甙和黏液质等活性物质,既滋阴又利湿,能滑润又收涩。而且,山药能健脾补肺,固肾益精,且含蛋白质最多。因此,如果孩子经常感冒就不妨用山药给他调理一下。对于五岁以上的孩子,调理方法是:把山药带皮切片,晒干风干备用,在孩子感冒后,每次用三十克,配合鸡内金六克,熬水服用即可。
若孩子大便不成形,可以吃山药肉,否则不必吃肉。
对于五岁以下、三岁以上的孩子,分量减半即可,三岁以下的孩子,用量在三分之一。服用三天即可,不必多用。
3糖尿病患者山药中的甘露聚糖有调节糖代谢、减缓血糖吸收的作用,因此山药是糖尿病病人的食疗佳品。
值得注意的是,山药的淀粉含量比一般蔬菜高,吃完后应适当少吃主食,以控制血糖平稳。4心脑血管病患者山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心脑健康,新鲜块茎中含有的糖蛋白和甘露聚糖等活性成分,还能有效防止血脂在血管壁沉淀,从而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功效。
5想要减肥的人山药的脂肪含量很低,同时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吸水后体积膨胀,容易增加人的饱腹感,对于控制食欲、瘦身减肥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山药怎么吃山药做法上的提醒:
1.如果要用山药来炒菜,可以先把山药放在沸水中焯一下,立刻捞出,这样能保持脆爽的口感。2.如果蒸着吃,可把山药先蒸熟再去皮,这样不仅省事,而且带皮蒸可以更好地保护山药中的蛋白质、淀粉酶等多种营养物质。3.如果要用山药炖菜,最好在汤汁沸腾后再加入,并用大火快速煮开,因为山药含有多酚氧化酶,烹调中可能发生褐变,长时间煮沸会破坏此酶活性。4.山药切碎后食用,营养更容易吸收。最后需要提醒是,山药含淀粉较多,吃后要适当减少主食量,以保证热量平衡。山药防病食谱1山药健脾饭配料:山药、白扁豆各克,谷芽、麦芽各50克,粳米克
做法:山药洗净切片,白扁豆洗净后在水中浸泡一夜。谷芽和麦芽洗净煎成浓汁。
粳米洗净后放入锅内,加入山药片和白扁豆,倒入谷芽和麦芽的煎汁,再加入适量水,煮成饭即可。
功效:山药、白扁豆均具有健脾和胃作用;谷芽和麦芽可健脾开胃和中,用于食积停滞、胀满泄泻、脾虚少食等症。
合而用之,本品具有健脾和胃消食的作用,可用于脾胃虚弱、食后腹胀等症,对于因消化功能本弱,而过食肥甘致胃肠胀满者亦有辅助治疗作用。
2山药芡实粥配料:山药、芡实、粳米各50克,香油、精盐各适量。
做法:山药去皮切成块,芡实打碎,两者同粳米入锅中,加水适量煮粥,待粥熟后加入香油、精盐调味即成。(本方源自《寿世保元》)
功效:本方可补益脾肾、收涩止泻,可用于癌症患者属脾肾两虚之纳少便溏、形体瘦弱、健忘失眠等症。本品味道甘美,可久服,久服有健脾固肾、收敛固涩之功。
3山药拌苦瓜配料:山药20克,苦瓜克,味精、酱油、葱、姜等调料适量。
做法:山药切成薄片;苦瓜洗净去瓤,切成薄片;生姜切片;葱切成段。
将山药、苦瓜、料酒、葱和姜同放锅内,加水约毫升,用中火煮熟,捞出苦瓜和山药,挤水分,放入盘中,加入盐、味精、酱油和麻油等调味即可。
功效:本品对于消化道肿瘤见有下痢泄泻,膀胱癌出现尿频尿痛者,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削山药过敏?4招轻松搞定!给生山药削皮时,皮肤碰到山药常常会非常痒,甚至出现红肿、刺痛症状。
这在医学上属于接触性皮炎,也有人认为是一种过敏反应。“元凶”就是山药皮中的皂角素,以及黏液里的植物碱。
1妙招1削山药时戴上手套,或在手上套个袋子。
2妙招2准备一锅开水,把山药洗净后,直接丢入水中烫煮一下,把山药皮中致瘙痒的物质破坏后,再削皮。
3妙招3如果皮肤发痒,切莫随手抓痒,否则山药黏液会沾染更多的皮肤,使瘙痒范围扩大。最好先放下山药,用肥皂把手上残留的山药黏液洗净,然后把煤气炉开到最小火,把手放在火上烤一下。切记要反复翻动手掌,不要烧伤皮肤。
4妙招4如果家里没有明火,或害怕烧伤,也可把米醋均匀抹在瘙痒的皮肤上(别漏了指甲缝)。不久,瘙痒感就会渐渐消失。
山药千般好,却非人人适宜山药千般好,但也有禁忌证,并非人人都合适。
山药养阴,能助湿,一些湿盛中满及有积滞者是不宜服用的。比如消化不良、腹胀、嗝气的患者,服用山药后会加重症状。
另外,进食山药后如果自觉不适,也不宜继续服用。冬至元始天尊圣诞拜太岁道场古人云:“太岁当头坐,无灾也有祸。太岁出现来,无病恐破财。”
冲犯太岁会对婚姻、事业、财运、感情,乃至工作、学习以及身体等皆受其影响,会招惹口舌是非争执,动荡破财,流年不利,招惹小人。《道藏》云:“早觉先防,免遭其殃”。红庙子道观扫描下方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很多人都有湿气,但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大多数的人都是吃东西特别油腻的人,并且他们缺乏锻炼。人体一旦有湿气,身体就会感到特别重、四肢无力、没有大便的形状和油腻的头发。在中医中,湿气被称为湿邪,这将严重危害我们的健康。它是健康的头号杀手,所以我们必须及时去除湿气。
什么是湿气?湿气是中医当中的一种说法,中医认为人体湿气过重与气候潮湿、吃肉多等因素有关。如今,湿气重的女性是很多的,女性体内湿气重的时候,精神状态会变差,舌苔也会变厚,需要早点调理的。湿邪侵入人体的时候,脾胃会受损,脾气虚的时候,体内气血运行会受影响,脸色会变得晦暗。身体气血运行对人体来说是很重要的,所以湿气重的时候不宜拖延。
湿气是怎么来的?湿气的形成与身体一个重要的器官有关,那就是脾。脾主消化水湿,它主要负责将人体代谢、循环造成的废水排泄出去。可如果脾损伤,出现脾虚问题,则水湿不能全部消化,就会在人体内部聚积,久而久之就易伤身体。
如何知道自己体内是否有湿气?只要我们平时多加注意,就能发现可以判断的信号很多。1.起床时看感觉
早晨起床时还觉得困倦、四肢沉重,尤其是小腿肚子发酸发沉,手脚冰冷,人也懒得动弹,说明你体内湿气重了。
2.穿衣时看感觉
皮肤总爱起疹子,有时手脚患有小疱疹甚至脱皮,脸上、头发总爱出油,黏腻不舒服。
3.如厕时看大便
大便经常粘在马桶上,一箱水还冲不净,而且总有排不净的感觉,说明体内有湿气了。
去湿气的食疗方法(一)清热祛湿粥赤小豆30克,白扁豆、薏苡仁、木棉花、芡实各20克,灯芯花、川萆薢各10克,赤茯苓15克。
将川萆薢、赤茯苓、木棉花、灯芯花洗净水煎至2碗,去渣取汁,加入赤小豆、白扁豆、薏苡仁、芡实同煮成粥。
温热服食。
清热祛湿。适用于因暑热而引起的小便不利,胃滞不适,腹胀脘闷等症。
大便干结者不宜用。
(二)要想排出体内湿气,可以通过喝茶来实现。首先喝茶利尿,而利尿对排湿有很大的帮助,再者是茶饮多由药食同源材料组成,既是食物也有一定的药理作用,长期饮用调理还没有副作用,而且饮茶还养生保健。三豆一皮茶中的三豆配方出自宋代医学著作《朱氏集验方》白扁豆,薏仁米,赤小豆,是很常用的清热祛湿药膳。一皮则是陈皮,陈皮性温,归肺,脾经,有健脾理气,燥湿化痰,促进消化,增强食欲等功效。所以,不管你是湿热还是寒湿,都具备很好的祛湿效果哦!服用方法:一般来说喝茶的最佳时间,就是在饭后一小时,取出一小袋茶包,注入开水,闷泡5分钟就可以饮用了。一般闲暇时间都是可以喝的,当成茶来喝,小口频饮。建议用量早晚各泡一袋这样祛湿效果更好。(三)健脾养胃,利尿除湿(黄金组合):
如果觉得前两个配方材料不好配置,价格昂贵,食用不便,口味难以接受,也可选择下面的祛湿黄金搭档,不仅能去湿气,还能保护脾胃,食疗更健康!祛湿黄金搭档
全麦茯苓茶树菇粉+全麦姬松茸金针菇绿茶粉
全麦不仅含有小麦胚和小麦麸,更是纤维素的极佳来源,它不含脂肪,热量低,富含碳水化合物,而且含有大量的营养,是保持身材苗条的最佳食物,可以畅通肠胃。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生津液利小便。(《本草纲目》)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茶树菇
性平,甘温,无毒,中医认为该菇具有补肾、利尿、治腰酸痛、渗湿、健脾、止泻等功效,是高血压、心血管和肥胖症患者的理想食品。其多糖具有抗衰老、抗癌,免疫调节的作用。茶树菇含有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八种氨基酸。
姬松茸
性平,味甘;归心、肺、肝、肾经。具有健脑、消炎、益肾、降血糖、改善糖尿病、降胆固醇、增强精力、改善动脉硬化、预防心血管病等功效。
金针菇
金针菇又称“智力菇”,因富含精氨酸和赖氨酸以及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对儿童增长智力有重要作用。含有功能性蛋白和多糖,能防癌抗癌,抑制血脂升高,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中医认为,金针菇性寒,味甘、咸,具有补肝、辅助治疗胃肠道炎症等病症。
绿茶
绿茶是未经发酵制成的茶,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防衰老、防癌、杀菌、消炎,还能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防龋齿、清口臭、减肥。
林山之康微刊
1.点击历史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