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又要来临了,这也意味着天气将要变得湿热难耐。一般来说,人们听到三伏天,首先想到的就是天气过于炎热而需要严防中暑,但是大多数人忽视了“防寒”。为什么这么说呢?
夏天的时候,因为天气过于炎热,我们摄入冷饮、雪糕等的频率也会增加,甚至有些人还会去洗冷水澡,这些行为都会增加湿寒之气入侵我们身体的概率。
这5种行为,是产生寒湿的源头所在
1、水果吃得太多,加重了寒湿
很多人每天都要吃水果,其实对于湿气重的人,最好少吃或者不吃。
寒与湿皆为脾胃所忌,大量的糖分,或是寒气进入身体,脾虚的人,运化水湿的能力相对较弱,如果再去贪食水果,必定会导致体内大量湿邪积聚,无法顺利被排出。
2、肥甘厚腻碍脾
肥甘厚腻,也是现代人的通病。
油腻的食物,比如烤肉,炸串,大量的肉食,越是看起来诱人的东西,油就越多。
「肥甘厚腻碍脾,生冷寒凉败胃」。甜腻、油腻、黏腻的食物吃多了,都会导致脾胃受伤。
脾胃受伤后,功能变弱,吃进去的食物不能很好的消化吸收,运化水湿的能力也差,时间一久,气血不足,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不能及时排出去,堆积在一起腐败发酵,变成痰湿、湿热、浊气。
3、暴饮暴食
也许你吃的不算豪横,但是你吃的方式比较豪横,饭到嘴里总是香。每个人都说你吃饭看起来很香,可以去做吃播,但是实打实伤害了脾胃。
脾,一下子无法消化那么多食物,脾气就容易虚,没有咀嚼的软烂的东西,到了肚子里,也还是粗杂大块,时间长了,自动变成垃圾,停留在身体里。而细嚼慢咽本身,就是帮助脾胃节省能量的,这样才能更好的吸收食物中的精华,而把糟粕代谢出身体。
4、缺乏运动
说了脾和湿气的关系,再来说说阳气。一个人阳气充足,人的湿气寒湿也就散的快,就像是太阳出来了,云开雾散,山岚间的湿气也不复存在一样。身体里的小太阳振奋了,才有力量去祛除湿气。
久坐不动的人,一定水湿很严重。动能升阳,如果一天都没有运动,那么身体的阳气也没有被激活,特别是夏天,出汗就是最好的祛湿方式之一。
5、淋雨,或是身上不擦干
前面说了很多生内湿的情况,外湿也一样会增加湿气。
外面的湿气,相对比较容易看到,这些行为都会加重你的湿气。
雨天不打伞,任凭雨水打湿身体。身上的湿衣不换,让潮乎乎的湿气,慢慢透进身体经常在晚上9点之后洗澡洗澡之后不能及时擦干身体,特别是脚心洗头之后,没有马上吹干游泳之后没有马上洗个热水澡经常在潮湿的环境下待着,空气即使很湿润,也还要加湿器晚上贪凉睡在地板上
怎么解决湿气重?
1、醋泡生姜吃法
醋泡生姜的做法即为把生姜洗净然后切成薄片,用食醋、米醋或一些其他种类的水果醋浸泡生姜,醋最好完全没过生姜,这样更能使生姜入味。怕酸的朋友们也可以加入一些蜂蜜或者红糖,然后将它们密封保存一周以后,就可以食用了。
每天早上吃3-5片,对身体祛湿有着很大的好处。醋中的酸味有利于帮助我们敛汗健脾,而姜也能帮助我们祛湿温阳,将两者结合起来,效果更佳。
2、直接吃生姜
平时对姜就比较喜欢的朋友可以直接选择每天早上吃3-5片洗净去皮的生姜。将切好的生姜片放在口中充分咀嚼,等生姜的味道完全在口腔中扩散开来的时候,再将生姜的残渣咽下,
这种食用方法可以将生姜的功效发挥到最大化。生姜本身就属于温性的食物,常吃可以帮助我们养护脾胃,缓解脾虚,还能够帮助我们身体发汗,有利于帮助我们排出体内的湿气。
老中医推荐祛湿小食方,食疗补身体,祛湿千载难逢
夏季饮食调理应以清热利湿,助脾运化为基本原则,下面两种食材非常适合湿热的朋友:
赤小豆中含有石碱酸、纤维素和皂碱,可增加胃肠蠕动,减少便秘,促进排尿,因此可消除心脏性和肾脏性水肿,肝硬化腹水,脚气病,浮肿等症状。
薏仁薏仁可促进体内血液循环、水分代谢,发挥利尿消肿的效果,有助于改善水肿型肥胖。薏仁水是不错的排毒方法,直接将薏仁用开水煮烂后,适个人口味添加少许的糖,是肌肤美白的天然保养品,除此处,虚寒体质的人湿气重吃薏米红豆茶或食物就没事了如生姜,红枣等。
中医讲究药食同源,能食疗则不药补,祛湿必然先调脾胃,以健胃养胃、利水渗湿为主。
中医祛湿早就有了严密的逻辑和方法,《黄帝内经》认为:脾主运化,根除湿气,关键在脾脏。
脾胃好了,人体自身的排湿能力自然就变强了。我们知道红豆薏米可祛湿,但熬煮麻烦,体质不合或用错原料只会加重湿气。
所以除了红豆薏米,还需合理、周全的添加其它食材,讲究君臣佐使。消除湿气的主要病因,并辅助改善其它症状,提高整个机体的功能,合力抵抗湿气,才能达到平衡、快速祛湿的状态。
缓湿茶,采用了中医里药食同补的原理,更好地调理脾胃去湿气。
缓湿茶出自名医组方,采用了中医里药食同补的原理,在赤小豆、薏米的基础之上,选用苦荞麦、橘皮、荷叶、玉米须、茯苓、白扁豆、山楂、鱼腥草、藿香、莱菔子、山药、甘草、红枣、莲子、砂仁、芡实等16种道地食材,科学配伍,使其性质更为温和、平性。
长期食用具有健脾、益气、温中、理气、祛湿之效,可全面调和五脏六腑,根除湿气的同时修复受损。经常失眠多梦的人,每天喝一杯,益气养血、缓解疲劳、吸附身体浊气,睡眠质量越来越好。
总之,我希望我的读者能记住——湿气这个东西,源于脾,但是会上犯清阳,说白了就是堵在我们的头部!这个时候,我们会眩晕、迷糊、恶心,整天昏昏欲睡、没有精神。这个情况,如果不尽快改善,将来容易发为脑梗。这点我们必须注意。
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