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们,
有没有被这两天的好天气
惊!艳!到!呢!
万里碧空如洗,
春风拂面而过,
春天的气息,你陶醉了吗?
年后这几天的回暖
似乎来的猝不及防
昨天午后
全市气温竟达到了18~23℃
而今天市区最高气温
或将蹿至25℃
夜晨最低气温也将有14℃
是不是让人分分钟都想
↓↓↓↓
我的短袖已经迫不及待了
我的短裙已经迫不及待了
我的花裤衩已经迫不及待了
但是别太激动了
雨雨雨雨雨雨雨雨雨雨
雨雨雨雨雨雨雨雨雨雨
已经!杀到!
还有节后第一场
春!雷!
轰~轰~轰
(捂住耳朵吓破胆)
春雨、春雷来袭今天上午
厦门气象台发布了
今年第一个雷电预警
正当小编还在困惑
真的要打雷下雨了?
这场雨就真迅猛的来了!
就在刚刚
闷响一声
今年第一声春雷炸开
你听到了吗?
从11点多开始风起云涌
厦门迎来了降雨
岛内外雨势都比较强
雨点还很大
据气象部门预测
今天凌晨到白天
厦门就会迎来一场降雨
各地还会出现阵雨或雷阵雨
局部地区的雨量
还会达到中雨
重点是
接下来的3月初
全省都将持续迎来
阴雨连绵的天气
2月28日,全省有阵雨或雷阵雨,南平大部、三明西部和龙岩西北部有中雨,雷雨时局地伴有7~9级大风;沿海地市有雾或轻雾。
3月1日,全省阴到多云,南平、宁德有分散性小雨。
3月2日,全省阴到多云,有分散性小雨,南平西北部有中雨到大雨。
3日3日,全省阴到多云,有分散性小雨。
3月4~5日,全省有阵雨或雷阵雨,西部北部地区有中雨到大雨,雷雨时局地伴有7~9级大风;沿海地市有雾或轻雾。
小编提醒
春雨来了
各位小伙伴们
带伞和没带伞的
都要做好如下防雨措施
但不得不说
虽说有春雨和春雷
但依然抵挡不住气温的上升
气温将回暖中国天气:在接下来的3月上旬,在南岭-武夷山以南,具体来说就是福建沿海、台湾、广东、广西、海南和云南西双版纳,暖湿空气已经完全站稳脚跟,冬天已不会再来。尤其是海南、粤西、云南西双版纳和干热河谷地区,你们即将迎来的已经不是春天,而是火热的夏天。这就意味着
寒冷的冬季已经结束
即将迎接大家的是
炎热的夏季
另据
福建气象:本周全国大部地区的气温
都将回暖
西北、黄淮、江南、华南多地
气温出现今年新高
春天的脚步不断向北推进
周末福建多地气温奔三
最高将达到
30℃
30℃
30℃
ohmy噶的呢
这波天气来得猝不及防
那么问题来了
厦门的温度又将如何呢
明后天
新的冷空气将到来
厦门将转为多云天气
气温会出现小幅回落
白天最高气温可下挫至
22℃至23℃
但到了周末
偏南暖湿气流又将大举北上
届时气温显著上升
最高气温可能将飙到
26℃至27℃
总而言之
冷暖空气疯狂交手
基本上没有给南方地区喘息的机会
在这个“雨水”节气
雨水接下来将不断
但纵使阴雨绵绵
气温也将依旧上升
回暖+潮湿
不仅得防雨,防热
更扎心的是还得防回潮
回南天来了
接下来你将会感受到
以下高能
小编提醒大家
潮湿天气要紧闭门窗
特别是关闭朝南和东南的窗户
在转吹北风的时侯将门窗打开
回南天吃什么可以祛湿?回南天不要过量吃生冷瓜果,宜清淡易消化,忌肥甘厚腻及暴食。可适量选用莲子、薏米、赤小豆、白扁豆、玉米、大米、冬瓜等健脾利湿之品煮粥食用。
1、白扁豆
首推的就是有“长寿豆”之称的大白扁豆。它具有和胃化湿、健脾利水、止泻等功能,主治脾虚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赤白带下等症。白扁豆的补脾除湿效果极其理想,就是比较不容易熟,可以用高压锅压,提前泡一下更容易软烂。
2、葱、姜、蒜
在春天里,万物生发,本身就应该多吃一些葱、姜、蒜。而针对体内的湿气,我们还可以尝试在家里煮一碗热辣辣的姜汤,用姜汤的绝妙效用将体内的湿气逼散出来,待到全身发过汗以后,病症就会有所缓解,这个办法同样适用于淋雨后预防感冒。
3、赤小豆
赤小豆味甘,入心、小肠经,具有利水除湿、和血排脓、消肿解毒的功效。它清热作用比绿豆弱,但利水祛湿作用更强,不但可以治疗一般的水肿,甚至可以治疗“大腹水病”,即肝硬化腹水。赤小豆一般用来熬粥或做馅。
4、薏米
据《本草纲目》记载,薏米:“健脾益胃,补肺清热、祛风胜湿,养颜驻容、轻身延年”。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清热排脓等功效。薏米可以和红豆煮粥,就是单纯的薏米加红豆,而不要加上大米,喝水吃豆子,长期坚持就会有效果了。
5、黄瓜
黄瓜味甘性凉,具有清热利水、解毒的功效。对胸热、利尿等有独特的功效,对除湿、滑肠、镇痛也有明显效果。但是黄瓜偏寒,脾胃虚寒、久病体虚者宜少吃。有肝病、心血管病、肠胃病以及高血压的人,不要吃腌黄瓜。
6、芹菜
芹菜性凉,有清热除烦、平肝、利水消肿、凉血止血的功效。主治高血压、头痛、头晕、暴热烦渴、黄疸、水肿、小便热涩不利、妇女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瘰疬、痄腮等病症。是回南天祛湿、清肠、缓解肝火旺盛的最好食品。
7、豇豆
豇豆性甘、淡、微温,归脾、胃经;化湿而不燥烈,健脾而不滞腻,为脾虚湿停常用之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利湿、通利小便的功效。尤其适宜于糖尿病、肾虚、尿频、遗精及一些妇科功能性疾病患者多食。
8、玉米
玉米性味甘平,健脾开胃,利水通淋。适合患有水肿及淋症的人士。建议用玉米煎汤代茶,最好加入玉米须同煮;亦可配冬瓜皮、赤小豆等同用。此汤具有调中开胃、降浊利尿等功效,适用于尿路结石或慢性肾炎水肿、高血压、食欲不振等症。
9、芡实
芡实是滋补性强的食物,能健脾祛湿、固肾止泻,有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优势。在苏东坡的养生之道中,就强调吃芡实。鲜芡实或干芡实泡水后可直接嚼服,也可将其和莲子、茯苓、山药一起煮成四神汤,具有健脾、利湿、补肾的功效,适合大部分人饮用。
10、冬瓜皮
冬瓜皮能治肿胀、消热毒、利小便。冬瓜皮是一味药材,味甘,性微寒,有清热利水、解毒消肿的功效,常常在临床上用于治疗湿热导致的水肿、小便不利、腹泻等病证,同时也能够治疗湿热引起的皮肤病,可以用于治疗疔疮肿毒,若是皮肤湿疹可以使用冬瓜皮食用或外用。
编辑涂雅菁
内容综合
厦门天气、厦门天气在线、小榄发布、厦门网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海峡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