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聚会就要喝酒,所以那些经常胃痛、胃难受的人,这个时候就该注意了。我们今天讲的一种病证,跟脾胃有关,也必须规避喝酒,就是脾胃虚寒证,这个时候讲讲这个,也算是合时宜,可能有点深奥,我们尽量用通俗的话说,如果有不理解的大家可以在文末讨论中提问。
中医有个词,叫“寒中”,就是寒气在中的意思,也就是刚提到的脾胃虚寒证,它是因为人的脾胃虚弱,或饮食不节,致脾阳不足,则寒自内生,胃失温养,脾失统摄所表现出来的胃痛隐隐,或便血,喜温喜按,舌淡苔白,脉虚弱或迟缓一类病证。明末清初的大医药家张志聪注解为:“脾为阴中之至阴,不能化热,而为寒中也。”
脾胃虚寒证是一种比较严重的脾胃病了,严重到胃痛、便血,其可怕程度可想而知。所以这个病证极其不好治,虽然不好治,但博大精深的中医并不是没有办法治疗。
脾为阴中之至阴,人身体的脾经要是寒了之后就不容易温过来了。所以,我们看到有一类患者叫做老胃病,也就老胃寒病,这一类患者得调理很长时间才能调理好,在《景岳全书》里提到的有一些患者案例,张景岳调理了三、四年的时间,人参吃了十几斤、二十几斤才慢慢的把脾胃给调好的。
正因为脾为至阴,所以要想把它温好了,极难。这个治疗过程对于医生和患者的要求都非常高,高到什么程度呢?要求医生用药非常精,辩证非常准才行;要求患者要好好配合调理,使人体的这段时间不能劳累,不能吃凉的喝凉的,不能让风吹了,要维护好身体的阳气。
有一些患者好不容易开好药了,也很对症,吃了一段时间非常好。但就像保护一个小火苗一样,不好好维护不行,如果好不容易给火苗点着了之后,患者又去上班啊,天天熬夜、喝凉的啊,后来症状就会又不好了,好不容易治好了七八分,经不住几天的折腾,火苗没保护好,又跟以前一样。
有人会说,是不是永远这样,其实不是。如果真能治好了,症状消失了之后,只要把身体调养过来,慢慢恢复正常了,就不容易复发了。
这个养的过程,中医来讲就是巩固治疗,就是这段时间不用天天服药,可能两天或三天吃一副药,但是这段时间最重要是把身体养好,不要熬夜,不要劳累,不要说话太多,还有就是房事不能太频,不能天天玩手机玩到很晚等等。
现在得这种病的人,既有中老年人,也有年轻人,为什么呢?因为你不好好爱护自己的脾胃呀,熬夜玩手机,吃饭时间不固定,乱吃凉东西,喝酒喝到脾胃受不了,还硬撑着不去治疗,最后往往就会给脾胃病带来难以承受的疾病。
小孩子也一样该注意,脾胃是人体后天之本,要从小养生保护脾胃的习惯,从小就注意,这样长大了身体才能更强壮,更抗造。
在这里要提醒那些脾胃不好、喝酒后胃痛难受的人:
不要酗酒!
不要酗酒!
不要酗酒!
最好不喝酒!
01特别推荐胃痛、便血可衍生变证,应及时治疗。在这里,我们为大家推荐一款调理脾虚的中医膏方:修正堂『儿宝膏』,国药准字标准,大家可以根据医生、药师的建议,辩证服用,功能主治:健脾益气,生津开胃。用于小儿面黄体弱,纳呆厌食,脾虚久泻,精神不振,口干燥渴、盗汗。成份:太子参、山药、白扁豆(炒)、茯苓、北沙参、麦冬、山楂(炒)、麦芽(炒)、陈皮、葛根(煨)、白芍(炒)。辅料有饴糖、蔗糖、枸橼酸,所以口感还比较好。
?㊣?文章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专业人员请在专业医师药师指导下尝试。
?㊣?部分新闻源素材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