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湿气一直是大家非常关心的话题,而湿气重确实会让人非常不舒服:头昏脑涨、一整天都在犯困;大便黏马桶;总感觉身体这痒那也痒......
这时候,估计很多人开始摩拳擦掌,准备了各种祛湿食疗,誓要和湿气战斗到底。
且慢!一直以来,大家更关心“吃啥能祛湿”,其实,有一些咱们常吃的食物,吃多了反而会加重湿气!
这些食物加重湿气
湿气有两大来源:外部:气候潮湿、久居湿地、涉水淋雨,湿邪从外侵袭人体;
内部:体内脏腑功能不调,也可导致湿邪内生。其中,又以饮食不当导致的脾胃功能失常最为常见。1.这些水果
举个例子,热带水果多湿热,吃多了会加重体内湿气。
比如,这3种黄色水果:芒果、菠萝、榴莲,吃多了会让你湿气越来越重,再喜欢也要管住嘴!
2.这种茶
很多人为了祛湿,凉茶真没少喝。尤其在广东,凉茶摊随处可见,懂点养生的人,还会自己在家熬。
然而,让你湿气越来越重的“内鬼”,可能是你手里的“祛湿茶”!
例如,清热解毒类的凉茶(如癍痧凉茶、廿四味凉茶等),性味比较寒凉,频繁饮用会导致脾胃虚寒。
相对而言,薏仁祛湿茶、五花祛湿茶没那么寒凉,但如果天天都喝,也对脾阳有损,反而越祛越湿。
特别提醒:当喝凉茶后出现没胃口、拉肚子时,往往意味着脾胃受损,应马上停止饮用。
3.这些菜
就是以辣著称的——湘菜和川菜。
虽说辣椒有祛湿的作用,但是吃多了反而会加重体内湿气。这是因为,吃太多辛辣食物会生内热,而热邪常和湿邪一起“狼狈为奸”,人就容易生病。
除了川菜、湘菜,深受吃货们喜爱的麻辣火锅、小龙虾,最好也别多吃。此外,冰凉食物容易损伤阳气,导致脾胃虚寒,也要少吃。食疗祛湿法
上面说的这些食物,吃了会加重湿气,主要就是因为它们损害了脾胃,让脾胃的运化功能变差,导致湿气不能及时排出。
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着重注意脾胃的养护,多吃一些健脾胃的食物。
说到食疗祛湿法,大家可以试试这些食疗方:
1、清底茶
材料:山药10克,薏苡仁10克,茯苓5克,白术5克,莲子10克,白扁豆10克。做法:所有材料放入砂锅内,加入毫升清水煮开,小火煎煮15分钟,关火焖至温度适口即可。吃法:每周3次,连饮3天,连用3周。温馨提示:孕妇慎用。2、紫苏叶粳米粥
做法:将紫苏叶15克与粳米克煮稀粥。功效:有健胃祛湿的作用,出现食欲不佳、消化不良、便秘、咳喘痰多、胸闷时,可以多吃一些。3、茯苓粥
材料:粳米克,茯苓粉20克。做法:粳米淘净和茯苓粉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调至武火将水烧沸,水开后转用文火熬至糜烂,然后加入盐、生姜粒若干,搅匀即成。吃法:每天早晚各服用一次,根据口味可加入红糖。功效:长期食用可起到利水渗温、健脾祛湿的功效,对于慢性肝炎也有一定的疗效。4、参芪粥——祛湿
材料:黄芪15克,党参15克,炒薏米60克,炒扁豆15克,红枣2个,大米克。做法:先将薏米、扁豆炒至微黄,红枣去核,用清水洗净黄芪、党参并放入砂锅内,加水煎汁。药汁熬好后,去除药渣,将炒薏米、炒扁豆、红枣肉、大米一同放进药汁中煮沸,后用文火煮成粥。功效:黄芪、党参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薏米、扁豆能够祛湿,做成能够养胃的粥,可补中益气,健脾祛湿,缓解湿盛带来的身体不适。泡脚祛湿法
泡脚的好处多,这大家都知道。其实,如果在水里加点料,还能轻松赶走湿气——
①加花椒
方法:把鲜花椒放入布袋中,用绳子系紧,放入热水盆中;泡脚时,以微微出汗为度,15~20分钟即可。
注:花椒包可反复利用,用一个星期左右再换新的就可以了。
②生姜:泡脚时,加几块拍扁的生姜进去。
③干橘皮:泡脚时加些干橘皮,有助于祛湿。穴位祛湿法
还有一个易行的祛湿法,不需要任何工具,而且随时随地都能做。试试按揉、拍打以下穴位、部位,祛湿又通经:
1、揉、拍三个“窝”
①腋窝:在腋窝处有极泉穴,是心经的重要穴位。
方法:没有时间次数限制,可以经常按揉,来疏导心经郁火。
②肘窝:肘窝外侧的曲池穴是人体关键“排污口”。
③腘窝:也就是膝盖后面的窝,拍打腘窝中心的委中穴,同样也能达到“排污”的作用。
方法:每周或隔周在肘窝、腘窝处连续拍打5~10分钟,会出现青、红、紫、黑等不同颜色的毒素反应物(类似刮痧时候的出痧反应)。
2、掐揉三个穴
①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外膝眼下三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处。
②承山穴:小腿后面正中,当伸直小腿和足跟上提时小腿腹肌肉的凹陷处。
③丰隆穴:小腿外侧膝眼和外踝连线的中点,然后取这条线的中点,胫骨前缘外侧1.5寸(中指、食指并拢的两指宽)。
方法:每天坚持掐揉以下三个穴,至少各10分钟。
以上穴位按揉时,有明显的酸胀感,坚持按揉一段时间后酸胀感减轻,这是湿邪渐散的征兆。站桩(强烈推荐!)
有些人知道出汗可以排湿气,因此经常会进行跑步、羽毛球、篮球等剧烈运动,出一身大汗,但是从中医角度来说,出一身大汗不一定是去湿气的。从中医角度来说,祛湿的出汗方法,叫做“出一层蒙蒙细汗。”医圣张仲景很擅长用汗法,但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叮嘱我们:“不可令如水流漓。”满身大汗,就是如水流漓;蒙蒙细汗,只要有一点薄薄的汗意即可。汗出多了,毛孔大开,外界潮湿之气,更加容易入体。且《内经》说,汗为心之液。汗出多了,伤心阴,生心火。所以,快步走、泡脚是很好的方法,出汗不多,刚刚好。比快走、泡脚更好的祛湿法,则是练站桩、打坐等高级的养生功夫。在练功的状态下,人的气血运行加快,会排出大量湿气。很多人练习一会儿站桩,就会出一层汗。和普通的跑步等体育运动不同,练功出汗后人不会觉得疲劳,反而精神百倍,是真正的祛湿法。如果你的湿气很重,而且试过很多方法都没有达到理想的祛湿效果,那么我建议,学一学站桩,绝对会让你惊喜。
▲站桩姿势站桩的动作,就像你看到的这个照片的这个姿势:双脚与肩同宽,膝盖微微弯曲,双脚平行站立;
双手环抱于胸前,放松肩膀。
微收下颌,虚灵顶劲。
初学者学习站桩,只要知道最简单的一些要点即可,随着修习的加深,再逐步调桩。保持这个姿势,从几分钟开始,慢慢增加每次的站桩时间。如果你的体力足够好,那么站一两个小时也是可以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站桩,你可能还会有很多收获,比如说气色变好了、身体更加舒服了、人更加精神了等等。站桩真的是一个大宝库,虽然一开始可能会有点辛苦,但是如果熬过去了,你会非常感谢自己的努力!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