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洗脚还太臭???这可不只是洗不洗脚的原因,很有可能是脾虚的问题。中医上讲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脏积了太多的湿气会引起多汗。脾湿热的时候,人就会出又黄又臭的汗,这就是汗臭脚的由来。
脚臭根本原因在脾虚
中医上讲“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脏积了过多的湿气会引起多汗。
正常的人会通过皮肤等器官将汗液排泄到体外,而脾虚的人则会水湿不循常道,会通过手、脚等部位排汗。这被称为异常代谢,也是脚汗过多引起脚臭的主要原因。
湿热体质的人也容易出现手脚多汗,但二者的根本原因都是心脾两虚、脾气虚弱或湿热中阻引起的。如果只靠局部泡脚或涂抹药膏来解决脚臭,治标不治本,想治脚臭还需要多健脾。
脾虚原因
思伤脾
中医上讲“思伤脾”,现在社会竞争越来越大,社会压力也越来越大,人们长期处于忧虑的状态,导致脾越来越不好。
寒凉食物伤脾
现在的人们从冰箱里拿出饮料,水果直接就吃,有时为了一时之快吃大量雪糕,这些行为都是非常伤脾的。
缺乏运动
现在社会体力劳动的职位越来越少,人们脑力劳动越来越多。缺乏适量的运动,有的人甚至手无缚鸡之力,这样导致脾越来越不好。
饮食不规律
饮食没有规律,经常暴饮暴食,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吃大量垃圾零食,这些都是非常伤脾的。
过度减肥
过度减肥,吃不合格的减肥药。不恰当的减肥方法很伤脾,脾不好又会导致其他疾病。
治脚臭的关键是健脾祛湿
治脚臭的关键是健脾祛湿,平时可以多吃一些健脾祛湿的食材,如红薯、薏米、山药等。
红薯
红薯,属于性平味甘的食物。常吃能够健脾益胃,治疗和改善疳积瘦弱,腹胀泻痢等身体不适症状。
薏米
薏米,味甘淡,属性微寒。入脾、肺、肾经,有健脾益胃、利水除湿、清肺热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脾虚湿盛。
粳米
又被称为“大米”。性平味甘,对于脾胃以及肌肉的保健都具有益处。可以用来治疗、改善因脾虚所致身体消瘦、烦闷、泄泻、下痢等症状。
小麦
小麦属于性凉味甘的五谷类食物。具有健心护肾、清热止渴的功效。适用于口干舌燥、心烦不安、食欲不振等脾虚症状。
芝麻油
芝麻油性凉味甘,能够润滑肠道、预防大便干结、帮助身体排毒解毒、治疗积食腹痛、溃疡等症。
糯米
糯米又被称作“江米”,性质温和,味甘,适合脾虚胃寒的人食用。具有温和脾胃、消除口舌干渴、改善自汗、治疗便溏和腹泻等功效。
黄豆
黄豆煮食或磨成豆浆饮用,健脾益气,利湿消肿。
山药
补脾能手,能间接从体内排出湿气。
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有健脾和胃的功效,能除湿利水,还有抗衰老的作用。
山药茯苓粥
原料
山药50克,茯苓50克,粳米克。
做法
先将粳米炒焦,与山药、茯苓一同加水煮粥即可。
莲子粥
莲子50克,白扁豆50克,薏米50克,糯米克。
莲子去心,与白扁豆、薏米、糯米一同洗净,加水煮粥即可。
脚臭偏方
1.把土霉素药片压碎成末,抹在脚趾缝里,一定程度上能够防止出汗和脚臭。
2.在洗脚水中加入25克茶叶和少量食盐,把双脚浸泡水中,并反复搓洗5~10分钟,脚汗臭就可以消除。
3.在热水中放适量盐和数片姜,水不烫时洗脚,并搓洗数分钟,不仅除脚臭,还可消除疲劳。
4.当脚臭情况好转之后,要注意,以前的鞋、袜子、鞋垫尽量不要用,要用也必须经过消毒处理(高温蒸煮或用酒精等消毒剂浸泡),以后的鞋袜也要经常进行消毒处理。
5.建议多穿布鞋、透气的鞋。汗脚的人穿的袜子应选择吸汗性能好的纯棉袜,每天更换,而且最好穿五趾袜,这样能吸收掉趾缝间的汗水,可更好地保持足部通气、干爽。有垫鞋垫习惯的人,最好选纯棉布垫,并把明矾或藿香压成细末缝制在鞋垫的夹层中,这样可以有效缓解脚部出汗和发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