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扁豆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养脾胃八珍丸 [复制链接]

1#

食疗·养生

三蒸三晒八珍丸

养脾胃、袪水湿、长气力

现代人,由于久坐、不运动,嗜食寒凉,导致体内垃圾毒素逐渐堆积,人会老的快,也会越来越胖,而且是虚胖,胃口也越来越差,头发越掉越多,脸变黄,爱出油长痘……

这些都有可能是脾气受伤了,补脾古方——八珍丸。

健脾八珍丸,根据明代御医陈实功在《外科正宗》记载的食疗名方配制,分别是人参、麦芽、茯苓、薏仁、莲子肉、芡实、山药和白扁豆。这些都是药食同源的食材,炼蜜为丸,能补中益气、健脾益胃、养心补肾。

八珍丸既是药物,又是糕点佳品,融药理、医理于糕点之中,大人小孩都可吃。

书中记载“服至百日,轻身耐老,培养脾胃,妙难尽述。

健脾养胃、袪湿化痰

通利血脉、补气固肾

调理脾胃

·调理身体第一步,调理脾胃。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是人体气血生化的关键,如果一个人的脾胃不好,身体的气血就会出现生成不足,身体各个部分得不到滋养,自然就会出现“枯萎”,就会百病丛生。平日里,我们吃的东西,都需要脾胃吸收运输,才能上上下下的传递到身体各处。

补脾胃,是一切疾病治疗的关键!

当脾胃强健了,最直接的一点就是消化会变好。

消化能力不好的,吃一点就腻,化不了的东西就会变成废物堆积在身体内,身体就会觉得沉,容易长胖,脸上出油,容易长痘痘。

消化变好了,营养也能更好地吸收进身体,运输到全身,给身体各个部位注入能量。

脾胃好了,肝气足了,湿气跑了,气血自然顺畅,整个人神清气爽,头发乌黑油亮,脸色也会红扑扑的。

一个健脾,一个祛湿,一个养肺,这是八珍丸的三大功效,这三大功效可以使人强壮,脾虚的人,出行晕车,呕吐,及其痛苦,这是因脾胃气虚,肝胃不和,木土相克,假如脾胃强大,不但能使人站立于大地稳重,也能抑制体内湿邪,只有脾士强大了,才能抑制水湿,尤其是老年人,当湿气深入骨髓,是极其痛苦的,常服健脾八珍丸可以健脾祛湿,能有效防止将来风湿关节病痛的发生。

明代医书《成方便读》讲八珍粉是:

“以一切病之久而不愈者,皆当调之以甘药,以食之适于口者,即脾胃之所补,土旺则自能生物,生生之气,自可源源而来。以上诸品,皆系纯之味,而无杂劣之性”。

意思是说,八珍粉之所以这么特别,在于它基础的几味食材都是“纯甘之味”。所谓的“纯甘”,指的其实是甘味中的淡味。

元代医家朱丹溪说“淡有醒脾开胃,清虚脏腑之功”,认为它有向下渗透的作用,能够唤醒脾胃,带走身体上的浊气,帮助消化。

不仅如此,唐代医家孙思邈还说淡味有“滋养气血,通利血脉之功”,它很养人,对脾胃的负担是最小的,在滋补上的作用总是缓慢而有力,就像朋友一样,温和的滋养气血。

八珍丸的材料分别是人参、麦芽、茯苓、薏米、莲子肉、芡实、山药和白扁豆。这些食材都是药食同源之品,它们的组合,具有神奇的力量。

作法:将八种食材略炒打粉,拌好,蒸糕。大家可以发现当中有不少材料都是难熟的,像薏米,茯苓,都是非常难熟的。所以蒸糕成了非常重要的工序,想要八珍吃得好,蒸糕是难搞。

八珍中很多材料都是难熟的,大部分材料需要3蒸3晒后才能熟透,像薏米,茯苓特别难熟的,要五蒸五晒。晒干后再进行打粉,制丸。只有彻底蒸好了,才能达到理想的吸收效果。

多次蒸晒可以祛除食材寒性,让食材彻底熟透,更好为人体吸收!

八种食材功效

人参是补脾肺气的,脾肺气虚、气血两虚都适合。

白扁豆是补脾和中,也是补气健脾的,还有化湿的作用。

怀山药益气养阴,脾虚、肺虚、肾虚都适合。

茯苓健脾祛湿,还能宁心安神,能祛邪,又能扶正气。

薏米健脾祛湿还有清热的作用。

莲子补脾止泻,能养心血,益肾气,能安神。

芡实健脾止泻,脾肾两虚都适合。

山楂消食化积,活血祛瘀。

补脾胃又美味

八珍粉为原料做成的八珍糕,是长寿的乾隆皇帝最爱的养脾胃小甜点。

乾隆皇帝特别注意养脾胃,清宫档案《上用人参底簿》就记载他有段时间几乎天天都吃八珍粉制成的八珍糕,经常嘱咐身边的太监要“每日随着熬茶时送八珍糕”。

传统工艺古法蒸晒

三蒸三晒八珍丸味道很纯粹,带着一种清透的香气,是养脾胃、养身体的选择,经常食用,健脾胃,增补元气,调理气虚。

三蒸三晒八珍丸

一个只有八味食物的经典配方,即能补气,又能养血,男女都需要。成人配方和儿童配方略有不同。

食用方法:每日2-3粒,早中晚饭前空腹食用。

最佳时间是早7-9点,晚5-7点。

很多朋友是急性子,不能体会“慢”的哲学,就囫囵吞枣吃了,从吸收过程和显效的角度来说,可惜了。

每一颗入口请充分咀嚼,心平气和慢慢咀嚼超过36次最佳,辅以一点点温开水或米汤,记得是一点点,太多怕冲淡胃酸,影响吸收!

取人间五谷一稔

纳宇宙万春千华

食疗养生法简称“食养”,通过“吃”来对我们的身体进行调养。

“食养”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对人体基本上无毒副作用。

我们秉承中医养生的基础理论,利用日常的饮食,合理搭配,来调养身体,欢迎您的加入。

传播更多食养知识,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