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扁豆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这是我不喜欢去推拿的原因 [复制链接]

1#

writer

阿宁

Date丨.8.23

每一次去养生馆都有一种流水作业的感觉,如出一辙的场景。

01

养生馆场景一

你哪里不舒服

颈椎有点痛,肩膀有点硬

这个是小问题

直接推松肩膀

正骨就可以了

越痛效果越好,等下就舒服了。

当然有明确压痛点以及筋结点的前提下这样效果是很肯定有的,只是可能过程痛一些而已,但是不适的症状也能够比较好的解决。

在《触发点疗法》这本书已经有非常具体的介绍了,有兴趣的可以去学学。

在我浅陋的看法当中,附近出现压痛点或者是筋结点,仅仅是中医的局部治疗而已。

02

推拿店场景二

我颈肩有点不舒服

你直接给我按按颈肩吧。

中医的精髓贵在辩证

辩证对了

眼之所见,手之所及,皆可为药

辩证的本质就是感知必须大于执行力。

刘力红老师曾经讲过何为“感”感就是“咸”+心。我们看看咸卦“咸”卦是异卦(下艮上兑)相叠。艮为山,为少男;泽为水,为少女。交相感应。

描绘的是男欢女爱。其实就是在讲阴阳的交融,那么怎么才可以产生交融。用心去链接,由心而发的,才能交融。

感是用心的,很多人说推拿我很受力了,不怎么痛,就是没有感受。

无感才是最大的悲哀,无感意味着麻木。

知是指知识是我们通过长期某些积累形成一些对万事万物的看法。知也是我们所说的经验或者是规律。

只有真正去感知对方,从感入知,才能真正辩证。

既然伤科作为中医的一部分,我认为也是必须有辩证体系的。

如果我们是开汤剂都知道同病异治。那么伤科也是有同病异治的。同样是颈椎病,可能腰部受伤引起的颈椎不适或者是手肘肌张力过大把颈部肌肉拉歪。

最近听一个伤科老师说的一句话特别有意思是这样说的:如果你得了外感,吃了2个月桂枝汤无效,你还会这样治吗?同样的如果你连续按了两个月颈椎,没有效果,你还会这样治吗?

用屁股想想问题都知道。当然如果连续两个月都是吃同一个方剂,变成“坏病也是正常”。同样的连续这样推拿变成坏病也是正常的。

03

推拿馆场景三

现在推拿吃力了

你可以大力推

大力才能爽

事后第二天

可能会说怎么感觉越按越痛了呢

吃力并不是好事。中医说了“喜按为虚证,拒按为实证”。去推拿店看看,凡是效果好一些的都是嗷嗷大叫的,还一直会说轻一点轻一点,其实就是虚则泻之。所以为什么有明显的筋结点的时候,推拿疗效如此好的原因也在这里,同时为什么长期推拿的人能够特别受力原因也是在这里。

“喜按为虚证”,很多人很喜欢让调理师说再大力一些。其实这背后的逻辑就是肌肉里面的“血液”不足。既然不足自然就不会濡养到肌肉里面神经、筋膜等等。需要很大的力气,才能感受到刺激,这种高强度的按压,换来只是伤害。

我记得我以前调理过一个肩周炎的患者,一周要去推拿5天的患者,这个习惯已经坚持了大概有20年了。

我在身上认真寻找一些肌肉张力状态,以及是否有压痛点。

我惊奇的发现。没有什么压痛点。

腋窝没有、肋骨缝隙没有,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没有。

在过去的20年推拿当中,该按的地方,该推的。你能想到的别人也能想到。

这时候应该怎么办?

捉住阴阳大纲,虚则补之。

补脾胃,因为真正脾胃健壮了,才能化生出气血出来。这时候只能把身体养足了先。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先养,鼓足干劲,一股作气。

凡是虚症,建议先艾灸或者推拿:公孙、太白、血海。

这时候是需要造血而不是拼命按和推。这种方式就正如把身体一些老弱病残的工人继续剥削让他们继续干活,换来的只有一点一点把身体能量消耗掉。

同时每天早上用白扁豆打粉煮稀米粥吃。(包括我自己也是这样做的)同时配合站桩

大概过了2个月,再次聊天说到。肩膀已经好了很多,人的精气神都有很大的改善了。

说实话,最近也调了不少这种虚症的疼痛,按了一两次,直接就知道效果不明显,甚至无效。直接就会跟患者说,不要找我推拿,先找中医调理再去做推拿。因为无效的治疗比真实的伤害的好。

END来自阿宁的推荐

说真,我是这样理解推拿的

去推拿之前,不如了解一下这些

如果你有关节疼痛不适,你一定要看?

啊宁学医之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