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好的白癜风医院地址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油腻
期待你的
分享
点赞
在看
01
01
中药调养
气虚质多见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胁肋胀闷、食欲缺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脉弱等特征,治法以健脾益气养肝为主,常用中药:党参、黄芪、白术、甘草、山药等。
党参
性味归经:性平,味甘。归脾经、肺经。
功效及作用: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喘虚咳嗽,内热消渴。治脾虚气弱之倦怠乏力,食少便溏,可与白术、茯苓、炙甘草同用,以益气健脾;脾胃气虚兼气滞之食少便溏,胸脘痞闷,或吐泻,可与陈皮、白术、茯苓、炙甘草同用,以益气健脾,行气化滞。党参性平和缓,不燥不腻,善补脾肺之气而养血生津,益气以生血。
黄芪
性味归经:性微温,味甘。归脾经、肺经。
功效及作用:益卫固表,补气升阳,托毒生肌,利水消肿。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自汗盗汗,血虚萎黄,气虚水肿,内热消渴。
白术
性味归经:性温,味苦、甘。归脾经、胃经。
功效及作用: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气虚弱,食少便溏,痰饮水肿,表虚自汗,胎动不安。用于更年期脾胃虚弱患者所致的食少胀满、倦息乏力、泄泻等症,与党参、甘草、枳实、陈皮、茯苓等同用。白术既能燥湿又能利水,故可用于水湿内停之痰饮或水湿外溢之水肿。
甘草
性味归经:性平,味甘。归心经、脾经、肺经、胃经。
功效及作用:补脾益气,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缓解止痛,缓和药性。用于脾胃虚弱,气短乏力,心悸怔忡,咳嗽痰少,热毒疮疡,药食中毒,脘腹急痛,四肢挛痛。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气血不足等症,与党参、白术、茯苓等补气健脾药配伍应用;对于心血不足、心阳不振之症,可与补血养阴及温通心阳药如地黄、麦冬、人参、桂枝等配合应用。本品有缓解挛急之功,常与芍药配伍,治腹中挛急之痛。
山药
性味归经:性平,味甘。归脾经、肺经、肾经。
功效及作用:补脾气、益脾阴;补肺气,益肺阴;补肾气,盖肾阴。治脾气虚弱,运化乏力,湿邪停聚所致四肢倦怠,沉重,不思饮食,口淡无味,大便不实,与党参、白术、茯苓等同用,以益气健脾,祛湿和中。山药性平不燥,作用和缓,为一味平补肝脾的药品,故不论脾阳亏或胃阴虚,皆可应用。山药上能养肺止咳喘,中能补脾止泻带,下能补肾固精尿,为脾、肺、肾气阴双补之品。
02
膳食调养
择食原则及饮食宜忌
气虚质者,最关键就是要养气护气,多吃具有补气作用的食物。
气虚者应吃具有补气作用的食物,而食物温热寒凉皆不要太显著,平性即可。
气虚体质者正气受损,进而导致脾胃受伤,因此容易伤害肝。气虚质者,更应从养肝入手,多吃具有甜味的食物,如燕麦、糯米、黑米等,亦要多吃大枣、南瓜、桂圆等。
因肺主一身之气,肾藏元气,脾胃为“气生化之源”,故脾、胃、肺、肾与气虚质关系最为密切。因此,饮食调养应当重点兼顾到这几个脏腑。比如,健脾利湿的食物有鲫鱼、泥鳅、平菇、赤小豆等。常用补脾胃虚证的食物有糯米、粳米、荞麦、栗子、白扁豆、山药、南瓜、猴头菇、大枣、野猪肉、乳鸽、鹌鹑、饴糖等。其中野猪肉、鹌鹑(有动物黄芪之称)可补五脏之虚。
气虚体质者需要扶助身体正气,应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以满足人体各种营养成分的供给。气虚容易伤害脾胃,导致食物的运化作用减弱,营养不易被吸收。因此在进补时,不仅要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还要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
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因此在补气的同时加入补血的食材,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常见气血双补的食物有榛子仁、牛肉、驴肉、黄鳝、章鱼、黄豆、花生、鲇鱼、鳜鱼等。
平补的目的在于扶助正气,故一切滞气之物都不宜食用,如白萝卜、肥肉等。生冷性凉食物容易伤害脾胃,导致消化不良,加重气虚引起的脾胃虚弱,因此螃蟹、白萝ト、梨、西瓜、苦瓜等性寒凉之物不宜多食。辛辣之物容易浊津,津液不足,则致脾胃的运化作用减弱,不利于滋补。油腻厚味之物,油炸食品等,难以被人体消化,不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不利于恢复脾胃的运化功能,故不宜食用。
03
药膳调养
黄芪山药薏苡仁粥
材料:黄芪、山药、麦冬、薏苡仁、白术各20克,糖适量,粳米50克。
做法:先将山药切成小片,加入薏苡仁及粳米,将浸泡好的黄芪、麦冬、白术入净布包起,加水用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熬成粥,按口味加入少量糖调匀即可。
功效:益气养阴,健脾化痰,清心安神。
栗子糯米粥
材料:栗子粉50克,糯米克。
做法:栗子去壳切片,晒干研粉,每取50克,糯米洗净放入锅内加水煮沸,调入栗子粉煮至粥稠,温热食用。
功效:补肾强腰益气。适用于肾气不足及脾气虚弱的老年人。
金沙玉米粥
材料:玉米粒80克,糯米、红糖各40克。
做法:将玉米和糯米用清水浸泡2个小时,然后将泡好的玉米和糯米入锅加清水煮粥,煮熟后加入红糖再煮5分钟即成。
功效:补气养血,强身健体。
螺旋藻粟米粥
材料:螺旋藻粉10克,粟米克。
做法:将粟米淘洗干浄,放入砂锅,加适量水,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煮30分钟,待粟米酥烂、粥稠时,调入螺旋藻粉,拌匀即成。
功效:降脂降糖,健脾减肥。
山药粥
材料:山药30克,粳米克。
做法:将山药和粳米一起入锅加清水适量煮粥,煮熟即成。此粥可在每日晚饭时食用。
功效:补中益气,益肺固精。
黄芪当归乳鸽汤
材料:黄芪30克,当归12克,乳鸽1只,食盐少许。
做法:将乳鸽宰杀,去肠杂,将黄芪、当归布包与乳鸽同炖至肉烂,加入少许食盐调味即可。
功效:补气、养血、活血。
参芪老鸭汤
材料:老鸭1只,黄芪30克,沙参50克。
做法:老鸭剁块,开水焯5分钟,捞出用清水洗净,将浸泡好的沙参、黄芪用干净布包起,同老鸭共同放进砂锅,以文火微煲,直至酥软,加入调料上桌即可食之。
功效:益气养阴、补中安脏、清火解热。
人参鸡汤
材料:散养鸡一只约2斤(0克),糯米50克,白人参3克,黄芪10克,甘草6克,枸杞10克,大枣3枚,鲜栗子15克,白果10克,红皮洋葱25克,大蒜8克,细葱、生姜、盐、胡椒粉各适量。
做法:先将糯米提前一夜浸泡。然后把大枣去核、栗子剖半、生姜切片。鸡洗净后,把糯米和栗子仁、大枣放入鸡肚内,用细葱捆好。然后将鸡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清水用中火煮开后,放入人参、黄芪、甘草、枸杞、生姜、洋葱一起继续用中火炖1小时。最后放入盐、胡椒粉调味即可食用。需特别注意的是,在煮之前一定要一次加够足量的水,最忌中途加冷水。一般8碗水会煮至3碗水左右。
功效:补气补虚。
淮山北芪玉米汤
材料:甜玉米2根、猪肉克、干淮山20克、北黄芪15克。
做法:北黄芪和淮山洗净,备用;玉米去衣,洗浄切段;猪肉洗浄切块,氽水捞起;将8碗水倒入瓦煲烧开,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沸,转中文火煲一个半小时,下少许盐调味饮用。
功效:补脾健胃,补肺益气,生津利水。
黄芪童子鸡
材料:童子鸡1只,黄芪9克,葱、姜、盐、黄酒少许。
做法:童子鸡洗浄,用纱布袋包好生黄芪9克,取根细线,一端扎紧纱布袋口,置于锅内,另一端则绑在锅柄上。在锅中加姜、葱及适量水煮汤,待童子鸡煮熟后,拿出黄芪包。加入盐、黄酒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益气补虚。
羊肉菠菜汤
材料:羊肉克,菠菜50克,葱、姜、油、盐少许。
做法:将羊肉切成碎茸,菠菜切段备用。将炒锅上火,放少许油、葱、姜,在热锅略炒一下,加水烧至六成熟时,将肉茸投入锅中,以武火加热,汤沸后投入菠菜,再加盐少许调味。
功效:补气温阳。
人参汤圆
材料:人参粉3克,玫瑰蜜15克,樱桃蜜、黑芝麻各30克,鸡油30克,面粉15克,糯米粉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鸡油熬熟后冷凉。把面粉放锅内炒至发黄。黑芝麻炒香后研成碎末。把玫瑰蜜、樱桃蜜压成泥状。然后把这些材料放在一起,加入人参粉和白糖搅拌均匀,即成汤圆心。再将糯米粉糅合均匀,包上汤圆心。最后待锅内清水煮沸时,将汤圆下锅煮沸即可食用。
功效:培补元气,滋养脏腑,活血通络。
什锦麦胚饼
材料:葡萄干20克,龙眼肉10克,花生仁10克,大枣10枚,麦胚粉克,白糖(或红糖)20克。
做法:葡萄干洗净,与龙眼肉一起切碎,花生仁炒熟,大枣洗净去核,上述2种食物同样切碎,将麦胚粉用开水稍烫一下,加入上述原料后,糅合均匀,制成薄饼,烙熟,即可食用。
功效:益气养血,提神醒脑。
红景天芪枣炖瘦肉
材料:红景天9克,黄芪15克,莲子肉10克,大枣5枚,猪瘦肉克。
做法:猪瘦肉洗净切块,与洗净的红景天、黄芪、莲子肉、大枣共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武火煮沸,文火熬煮1小时,加调料调味后即可食用。
功效:补气养心,益气养血。
扁豆煨牛肉
材料:黄牛肉、扁豆各克。
做法:牛肉洗净切块,扁豆洗净,共同放入锅内,加水以武火煮沸,撇净浮沫后,改文火煨至豆酥肉烂。以盐调味佐餐。
功效:补脾胃,益气血,补虚亏,强筋骨。
党参猪蹄汤
材料:猪蹄1只,党参25克,黄酒适量。
做法:猪蹄1只,洗净劈开,入热油锅内煸炒,烹上黄酒,加水后撒上党参25克,以文火煨至肉熟汤浓。分次吃猪蹄喝汤。猪蹄性平,味甘、咸,能填肾精,健腰膝,滋胃液。党参为甘平之品,补气作用似人参,但药力较人参弱,一般虚弱病症均可选用,属平补之品。心悸气短,气血不足,肺虚喘促者尤宜。
功效:补肺胃,益气血,强筋骨。
玉珍鸡
材料:母鸡1只,桂圆、荔枝干、黑枣、莲子、枸杞各30克。
做法:将母鸡洗净,鸡肚内放入桂圆、荔枝干、黑枣、莲子、枸杞,加调味蒸食。
功效:补气养精。
金针菇参麦汤
材料:金针菇克,白参3克,麦冬15克,五味子10克,山药30克,发菜30克,精盐适量。
做法:将人参切片,麦冬、五味子、山药用纱布包裹,金针菇、发菜洗净,将上料共置砂锅内煮汤,煮沸后再加少许盐调味即成。
功效:补气养阴,益精健身。
山药鲫鱼汤
材料:鲫鱼克,山药50克,糯米10克,花生油35克,料酒5克,大葱10克,盐8克,葱花、麻油适量。
做法:鲫鱼洗净,加少许精盐稍腌一会儿。山药去皮,洗净,切成片。花生油烧热,放入鲫鱼两面煎一下,烹入料酒,加鲜汤、山药煮熟,撒上精盐、葱花,淋香油即可。
功效:益气健脾、消润胃阴、利尿消肿、清热解毒。
燕窝蒸银耳
材料:燕窝、银耳各5克。
做法:燕窝入水浸透,去杂质备用;银耳入水泡后,去蒂撕成小朵。共同放碗内注入温水,加盖隔水蒸透。燕窝性平、味甘,能润肺益气,自古为进补极品。《本草逢原》称其“能使金水相生,肾气上滋于肺,而胃气亦得以安,食品之中最良者”。以其配甘平、滋阴润肺的银耳蒸食,主补气虚体质兼养阴,适用于肺虚气短、咳嗽痰喘、体虚神疲者。
功效:滋阴润肺。
山药绿豆羹
材料:山药克,绿豆50克,蜂蜜15克。
做法:将山药洗净,刮去外皮,切碎,捣烂成糊状,备用;将绿豆淘洗干净后放入砂锅,加水适量,中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煨煮至熟烂呈开花状,调入山药糊,继续煨煮10分钟,离火后兑入峰蜜,调和成羹即成。
功效:清热健脾,降脂降压。
04
药茶调养
参叶茶
材料:人参叶(干品)2克,绿茶3克。
做法:将人参叶、绿茶晒干或烘干,共研成细末,备用。每次取一棉纸袋,取人参叶粉末2克,绿茶粉末3克,装入袋中,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焖15分钟即可饮用,一般每袋3克连续冲泡3~5次。
功效:益气健脾,化痰降脂。
人参茶
材料:人参3克,黄芪12克,甘草6克。
做法:泡水代茶,频频饮用。
功效:大补元气,生津止渴,补脾益肺。
山药茶
材料:山药50克,绿茶3克。
做法:泡水代茶,频饮用。
功效:益气养阴,补益脾肺,补肾固精。
黄芪郁金灵芝饮
材料:黄芪30克,灵芝、茯苓各15克,郁金10克,茶叶6克。
做法:将上述4味水煎取汁,煮沸后浸泡茶叶。
功效:益气保肝降脂。
绞股蓝决明槐花饮
材料:绞股蓝15克,决明子30克,槐花10克。
做法:将绞股蓝、决明子、槐花分别去杂质,绞股蓝切碎、决明子敲碎,与槐花共同入砂锅,加水煎煮30分钟,过滤取汁,兑入少许蜂蜜,拌匀即可。
功效:益气补脾,清肝降浊,化痰降脂。
玉屏风茶
材料:党参6克,黄芪15克,白术8克,防风6克。
做法:将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0毫升水以武火加热滚沸后,续煮10分钟即可关火趁热饮用。
功效:针对盗汗症状,以白术、黄芪来改善,白术另有强健脾胃功用,能提高食欲、增强体力。而黄芪则能强心护肝,改善体虚症状、提升免疫力。
薄荷灵芝茶
材料:薄荷5克,灵芝3克,炒麦芽5克。
做法:先将灵芝、炒麦芽放入锅中,加毫升水以武火加热滚沸后,再放入薄荷续煮5分钟即可关火,趁热饮用。
功效:对于常熬夜火气过大者,能透过灵芝清热解毒,而炒麦芽则有健胃润肠的功效,并缓解便秘现象。另外,能解郁醒脑的薄荷,更可振奋精神。
参芪桂枝茶
材料:人参6克,黄芪15克,桂枝4克。
做法:将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0毫升水以武火加热滚沸,续煮10分钟即可趁热饮用。
功效:人参具有大补元气、提升肠胃功能、安神等效用,搭配能改善四肢冰冷、散寒解虚的黄芪与桂枝,来改善体质虚寒者的问题。
西洋参茶
材料:西洋参5克加绿茶少许。
做法:加水煎煮30分钟后代茶饮用。
功效:气阴双补,益气生津。
党参大枣茶
材料:党参20克,红茶3克,大枣5枚。
做法:加水煎煮30分钟后代茶饮用。
功效:补脾益气,生津和胃。
黄芪茶
材料:生黄芪15~30克,大枣5枚。
做法:加水煎煮30分钟后代茶饮用。
功效: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健脾养血。
05
足浴保健
黄芪刺五加方
组成:黄芪、贯众各30克,刺五加40克,川芎20克。
功效:补气活血,增强抵抗力。
用法:将以上药物共同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2次,每次30分钟,合并滤液,倒入足浴器中,先熏蒸再足浴,每晚1次。7天为1个疗程。
本文整理编辑自《更年期综合征体质养生指导》
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