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被称为“万恶之邪”。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中,中医最怕湿邪。人体的湿气过重时,会对人的健康状态产生严重的影响。
湿气重是怎么形成的?主要是这6个坏习惯在作怪
、喜欢吃油腻的食物
当水分在体内积聚时,会让人觉得无精打采,甚至可能导致舌苔又厚又油腻,味觉敏感度下降,所以想找些味道重的东西吃。然而,味道重的食物,往往是重油、重盐的食物,吃得太多很容易导致肿胀和肥胖。
2、新陈代谢很慢,脂肪更容易囤积
湿度大的人多伴有气血不足,血液循环不良,导致机体代谢速度减慢,无法及时排出毒素废物。这不仅会让你看起来更糟,还会让脂肪更容易在体内堆积,因为身体的代谢效率与减肥的效果密切相关。
3、体脂分泌旺盛
体内过多的水分会使身体大力分泌脂肪,像是脸上过多的油脂,导致脸上痤疮的风险加倍,而头皮油腻容易导致脱发。也就是说,要是自己不首先去除身体的湿气,就不能仅仅通过使用治疗痤疮的药物和洗发水来完全改善这些状况。
4、饮食不规律,喜欢生冷食物
人体的脾胃起着利尿和消水肿的作用。脾胃一旦虚弱,就容易引起湿气侵袭。然而,脾脏又怕寒冷,所以吃得不规律或吃太多的冷食物很容易伤害脾脏,造成湿气重的问题。
5、吃太多的糖果
甜食不仅使人因为高热量而发胖,而且增加了身体的水分。因为糕点、糖果等甜食比较粘稠,中医常说,甜味保持湿润,甜食吃得太多,水分不易排出,容易留在体内。
6、经常熬夜
因为晚上是身体的每一个器官的休息时间,包括脾和胃,承担重任。像是经常熬夜的人,脾脏和胃得不到足够的休息,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很容易产生湿气。因此,充足的睡眠可以使身体的代谢系统平稳运行,这有助于排湿和减肥。
体内湿气重的症状
中医认为,湿是六大致病因素之一,湿与寒在一起,称为湿寒;与热在一起,被称为湿热;与风在一起,被称为风湿;与暑在一起,被称为暑湿。
湿邪如不去除,可使病情迁延难愈,如何知道自己体内是否有湿气,可从以下五大信号判断。
·舌苔厚腻
假如您哪一天照镜子的时候发现自己舌苔非常的厚或者发现自己的舌体胖大,并且舌头边缘还伴有非常明显的齿痕的话,那就证明您体内的湿气太重来了,应该及时的调理过来。
如果还伴有面色晦暗且发黄,早晨起床时眼皮浮肿,或眼袋明显,这些信号说明体内的湿气较重。
2·大便不成形
正常的大便是软硬适中的条形,如果大便像熟得过度的香蕉一样外形软烂、黏腻,不成形,粘在马桶上不易被冲走,这也说明你的体内有湿,消化吸收功能异常。
3·食欲差
如果到了该吃饭的时候,没有饥饿的感觉,吃一点东西就感觉胃里胀胀的,在吃饭过程中还有隐隐的恶心感。这种现象也是脾胃功能较弱,体内湿气过重的表现之一,且这种现象更容易出现在夏季。
4·小腿肚发酸
假如您在早上起床后会突然感觉自己的小腿肚非常的酸痛,并且感觉很沉重的话,还有的人会发现最近的体重增加了不少的话,那证明您出现虚胖的现象,也是体内湿气重造成的。
5·精神状态差
湿气重的人常常会有胸闷的感觉,想长呼一口气才舒服,身体特别疲乏,懒得活动,有头昏脑涨之感,易困倦,记忆力减退。
其实这一点不难解释,古人说“脾气一虚,肺气先绝”,说明脾气虚到一定程度,肺金失养,就容易出现精神状态不佳的表现。
祛湿功效的中成药
如果出现了上面的症状,就需要注意祛湿了,那么,祛湿的中成药有哪些呢?
参苓白术丸
人参、白术、茯苓、山药、莲子肉、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大枣。
补脾胃,益肺气。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2附子理中丸
:附子(制)、党参、白术(炒)、干姜、甘草。
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等病症。
3健脾丸
党参、白术(炒)、陈皮、枳实(炒)、山楂(炒)、麦芽(炒)。
方中用党参、白术补益脾胃以资运化;山楂、麦芽消食化滞;陈皮、枳实理气和胃。诸药合用,补脾益胃,理气运滞,对于脾虚食积证极为适用。
健脾开胃。用于脾胃虚弱,脘腹胀满,食少便溏。
党参
4木香顺气丸
:木香、枳壳(制)、陈皮、香附(醋制)、槟榔、苍术(炒)、砂仁、厚朴(制)、甘草、青皮(炒)。
行气化湿,健脾和胃。主治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恶心,嗳气纳呆。
5归脾丸
党参、白术(炒)、炙黄芪、炙甘草、茯苓、远志(制)、酸枣仁(炒)、龙眼肉、当归、木香、大枣(去核)。
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崩漏便血。
精彩推荐
穴位按摩有讲究:4个地方别随便按,是在找病用好西洋参,懂吃是关键:2个搭配方法,中医手把手教你中药名方:健脾丸、归脾丸,吃对了身体会好处,医生教你怎么选我是如何免费领取到iphoneX手机的?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