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扁豆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立秋后,这4件事再不做就晚了 [复制链接]

1#

立秋以后,虽然仍在三伏中,天气依旧炎热,但节气之象已在悄悄转变,天地趋于收敛,万物渐次成熟。

虽然迎接我们的还有秋老虎的袭扰,气温也不会明显下降,所以大多数人感觉依然处于夏季之中,但实则我们的气血,阳气已经在往回逐步收敛,植物也有了反应,正所谓“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立秋后,我们要抓紧时机,趁着天气未凉,气血还未彻底收敛于体内,做一做这4件事情,安度伏天的尾声。

第一,吃瓜

都说秋瓜坏肚,一般在立秋过后的十来天,就要少吃瓜类水果了,瓜类水果性味大多都是寒凉之性,夏天吃解暑生津,又能清热利尿,但是过了秋天以后再吃,就容易损伤我们的脾胃,很容易拉肚子,疼痛。

喜欢吃瓜的朋友们,趁着最后这段时日,再解解馋,降暑清热,像是西瓜,甜瓜,黄瓜,冬瓜等,在这段时间还是可以吃的,虽然性味寒凉,但夏季暑热重,适当饮食并无关系。

尤其是脾胃内热重,阴虚火旺的朋友,吃点西瓜最合适,西瓜瓤有“天然白虎汤”之称,也就是集清热,解渴,生津,润燥为一体的,西瓜那层平淡无味的白瓤,也有利水消肿,清热的效果,那层西瓜外皮,也就是绿衣,则能去心火,泡茶喝最佳。

如果担心西瓜寒凉,还可以连籽一起吃,西瓜籽是温性的,怕吃多了西瓜瓤寒凉,就用籽来中和最合适。

第二,食酸

秋不同夏,主收敛,也是我们身体储备能量的时间,我们气血也不再是外浮状态,正在慢慢往回收敛,所以饮食上,我们也要遵循“养,收”的原则,可以吃一些酸味的食物,收敛,固涩。

否则真等入了秋,气血,津液没有收敛住,我们会感觉身体越来越累,入不敷出。酸味可以刺激我们分泌津液,还能减缓秋燥,暑热对于身体的影响,润肺,振肝气。此时正是吃葡萄的季节,酸酸甜甜,能益气补血,生津止渴。

其实在这段时间,若论饮品,还得当属酸梅汤,它是贯穿夏日最好的饮品,无论盛夏还是夏末,其实早在商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有了用梅子提取酸味,制成饮料的记载了,后来在清朝,经过御膳房改善,才变成了宫廷饮品。

后来传入民间,受到男女老幼们的喜爱,大街小巷里,都是卖酸梅汤的小商贩,好喝是酸梅汤的一个优点,更重要的是,它的养生作用,可以生津止渴,补充我们耗损的津液,夏末温度依旧高,我们依旧流汗不止,不知不觉,体内津液少了,身体也容易上火,酸梅汤有乌梅,有冰糖,一酸一甘,酸甘化阴,可以促使我们身体对于津液的吸收。

而且传统的酸梅汤中,除了乌梅冰糖,还有甘草,味甘性平,还能帮我们补益脾胃,清热解毒又解暑。而且里面的山楂,还能活血化积,把我们的脾胃也从炎热中唤醒。

酸梅汤有条件可以自己煮,既健康营养,又没有添加剂,只需用到乌梅,山楂,甘草,陈皮各克,这四种是必加的哦,还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加入玫瑰茄,薄荷等,以及桂花,冰糖。

所有的食材提前冲洗后,浸泡,之后把食材捞出放进茶包中,浸泡的水不要倒,用来直接煮,煮上半小时,再加入冰糖,继续煮10分钟,晾凉后撒上干桂花即可。

以前我也总是自己买这些食材来煮,后来工作渐渐繁忙,也很少有耐心去煮汤,而且经常出差,不着家,也没有了煮酸梅汤的条件,直到遇到这款免煮的酸梅汤茶包,让我顿时眼前一亮。

里面的配料非常干净,这些基础的配料都包含其中,有乌梅,甘草,玫瑰茄,山楂,橘皮,桑葚,薄荷,桂花和冰糖,而且最关键的是,这些材料我们都能清清楚楚看到,眼见为实,不同于外面那些勾兑出来,满是香精味道的酸梅汁,这个酸梅汤茶包,原材料都是肉眼可见的,而且为了方便冲泡,都是制成小颗粒,更易泡的时候入味。

建议直接用偏热一些的开水冲泡,更容易冲开,之后静置15分钟,即可饮用,味道酸酸甜甜,但是味道偏淡一些,没有那么重的甜味,这才是天然食材散发的味道,那种喝着甜的齁嗓子,一尝就知道都是添加剂。

茶包冲泡简单便捷,一次冲泡一袋即可,可以反复冲泡饮用哦,经济实惠,营养健康,无添加,孩子喝着也放心。省去熬煮步骤,简单方便,随时随地都能泡上一杯,生津止渴。

第三,睡补

自古,在三伏天就有歇伏的习俗,躲避暑热,尤其到了立秋前后,秋老虎的威力不减,我们也要适当歇歇,避免受到暑热之气的侵扰,俗话说,食补不如睡补,此时睡好,能让我们重新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

身边的好多人,真的是跟睡觉有仇,天天熬夜,觉得白天忙碌一天,到了晚上时间才是属于自己的,要么就是躺在床上玩手机,翻来覆去睡不着,睡觉可不是浪费时间,而是真真正正的修养身体。

我们都羡慕谷爱凌母亲的教育方式,培养出来了滑雪冠军以及学霸,她母亲就在采访中说,对孩子的教育,第一就是多睡觉,第二是学习,第三是玩,而谷爱凌自己也曾在不同场合多次透露过,自己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每天至少要睡10个小时,睡眠会促进身体和大脑的成长。

而我们青年人多睡觉,也是调整自身的过程,老年人就更不用说了,有个好睡眠,胜吃人参补汤。

要知道我们这一身抵御外邪的正气阳气,白天是在人体体表运行行走的,到了晚上,阳气入阴,就是一个汲取养分和能量的过程,就需要我们睡觉,睡不好,阳不入阴,阳气就会不足,体质就会变差。

所以能睡个好觉太重要了,当然我们也不能光看睡眠时间,还得注重睡眠质量,不然睡了10个小时,都在不停做梦,睡醒反而更累。所以我们在睡补的时候要注意2点,按时睡觉,提高睡眠质量。

按时睡觉便是不熬夜,11点前入睡,白天在中午11点到1点间,还可以睡个午觉,就再好不过了,这点我们努努力,基本不难达到。

难的是睡眠质量,很多人都无力回天,一躺下就频繁做梦,而且还总是做噩梦,睡不好连带第二天精神也萎靡不振,我之前就是这种情况,后来老师帮我调理,用到了一种酸性食物,有收敛固涩,安神养心,补养肝血之效,它就是酸枣仁。

酸枣仁是酸枣的种子,被称为“东方睡果”,既能煮水饮用,又能煮粥炖汤,我们想要睡个好觉,可以每天晚上睡前,喝上一碗酸枣仁桂圆莲子汤,睡得香甜。

准备酸枣仁15克,莲子,桂圆适量,冲洗干净后,放到砂锅中煮熟,大火煮开转小火炖煮半小时,出锅前加适量冰糖调味即可。如果觉得日日煮汤麻烦,我们也可以在睡前来上一两勺酸枣仁膏,开盖即食,食用方便。

这款酸枣仁膏是0添加的,没有防腐剂,用的是天然的酸枣仁、茯苓、桑葚、黄精、桂圆、莲子、蜂蜜和冰糖熬制,酸枣仁养心安神,补养肝血,桑葚滋阴养血,桂圆补益气血,安养心神,莲子醒脾养心,还能清虚火。

这些食材经过长时间的慢火熬煮,把里面的精华都提取出来,黑色浓稠的膏滋,每一口都是满满的营养,酸枣仁膏效果的好坏,就在于原料的好坏,以及熬制工序。

为了保证效果,所有的酸枣仁都是经过层层筛选,只选取表面是紫红或是紫褐色的酸枣仁,平滑有光泽,经过筛选,清洗,浸泡,炒制,熬制,过滤,化膏,收膏等步骤,慢火细熬,全程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化学成分,浓稠都是靠时间熬制出来的,味道也是天然的谷果香。

最后用蜂蜜来收膏,喝起来才甘润,清甜,不滋腻,而且酸枣仁也属于酸味食物,就像我们上面所说,有收敛,生津的效果,很适合夏末秋初的时节饮用,酸中带甜,果香十足,用60度左右的温水冲泡饮用,就像喝花果茶一样。

建议我们在睡前2小时饮用,给身体慢慢修养的时间,坚持喝上一段时间,睡眠会越来越好。

除此以外,我们睡眠所有的枕头也很重要,很多人睡醒后经常脖子不舒服,严重影响了我们睡眠质量,还造成气血流通不顺畅,越睡越累,枕头的作用是用来支撑保护我们颈部的,太软容易造成头部凹陷,太硬受力集中,容易酸痛,太高,颈部悬空睡着太累。

所以拥有一个软硬适度,高度适中的枕头非常有必要,睡过了很多枕头,我现在一直用的就是这款草本颈椎枕,符合我们颈部的曲线,软硬和高度都合适,睡着脖子不累。

关键是这个枕头的枕芯,不是用乳胶或其他材料填充的,用的是天然的草本植物,流动性很好,可以满足我们各种睡姿,而且这些草本植物都有安神的效果,让我们精神放松下来,闻香入眠。

里面的草本有艾草、茶梗、淡竹叶、合欢花、黄荆子、决明子、茉莉花、柠檬草、荞麦、舒筋草、薰衣草、夜交藤、柏子壳、荞麦叶、艾杆,混在一起的味道很好闻,而且是天然的哦,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化学加工。

经过多次筛选,都是优质的草本,经过灭菌处理后,碾碎成小颗粒,方便里面气味的挥发,所有的草本颗粒都是被封在内胆中,内胆很厚实,三层合一,枕着不会扎皮肤,外面的枕套用的也是高档锦缎面料,四季可用,夏天不热,冬天不凉。

内胆和枕套是可以分离的,内胆最好经常放到太阳下晒一晒,避免里面草本受潮,毕竟我们经常枕头,一些汗液会流进里面,经常晒一晒,保持里面草本的干燥。

每天伴着草本的香气入睡,全身心都得到放松,这种长期和皮肤接触的,一定要选质量好的,长期用着才安心,把每天的睡觉当成享受放松,越睡越健康。注意:枕套不可机洗,容易变形哦。

第四,健脾

立秋后,气温高,雨水多是常态,湿热交蒸,合而为湿热之气,如果此时脾伤于湿,则容易饮食不化,这样还会影响到后面的进补。

《脾胃论》中曾说:“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病在脾,愈在秋,秋不愈,甚于春,春不死,持于夏,起于长夏。”所以想要调理脾胃问题,秋初是很好的时间段。

俗话说,五谷为养,谷物是得天独厚的养脾胃食材,而一些果实种子,其实对脾胃的养护也有帮助,我们平时的饮食上可以常吃一些对脾阳有益的食物,把脾胃调养好,一般养脾胃的食物,都兼有祛湿,疏通,化积之效。

像是我们常见的薏米,莲子,麦芽,白扁豆,山药,茯苓等食材,都是健脾养胃的好帮手,这些食物虽然味道平淡,吃起来不像那些肥甘厚腻的食物那般过瘾,但是吃下去,我们脾胃却非常舒服,而且里面的营养也更容易被吸收,况且这些食物还有强健脾胃运化,祛湿浊,化瘀堵的作用,越吃,脾胃越健康,动力越强。

在此就分享一道用这些养胃食材制作出的小糕点,一次性吃全这些营养,准备鸡内金30克、山楂10克、薏米50克、茯苓、莲子、芡实、山药各50克、麦芽30克、小麦粉适量。把上述食材研磨打成粉,加入水和成面团,喜欢吃甜可以加点蜂蜜,之后团成一块块小糕,上锅蒸熟,一般蒸40分钟即可。

软软糯糯的,充满谷果的香味,如果懒得自己动手蒸制,也可以选择这种开袋即食的八珍糕,在配料上更丰富,有小麦粉、莲子、薏米、山楂、鸡内金、麦芽、茯苓、山药、砂仁、陈皮、白扁豆、人参、鸡蛋等。而且有成人版和儿童版,儿童版不含人参,适合小朋友吃。

其中鸡内金,山楂,麦芽都是有疏通作用的,山楂化肉积,麦芽化淀粉类的瘀堵,鸡内金则是无论什么瘀堵都能疏通掉。

薏米,茯苓都是祛湿降浊的,一升一降,把脾胃中的湿浊给清理出去,莲子,砂仁,山药,陈皮,白扁豆都有健脾的效果,还兼顾清热,醒脾,补虚,化痰,止泻之功,可见这些小小的谷果,能量不容小觑。

为了让食材更好地把营养释放出来,全部食材都采用破壁打粉,之后再利用低温烘焙的制作方法,保留食材中的营养不被高温破坏,这样制作出来的糕点,营养会保留的更完整。

经过烘焙后,谷果的香气也被激发出来了,混着浓郁的鸡蛋香和小麦的焦香,吃着酥酥的,越嚼越香,而且不是那种硬邦邦的糕点,老人可以搭配着温水一起食用。

每一块都是独立包装,干净卫生,开袋即食,也不用担心吃不完受潮浪费,很容易保存,而且出门在外时,也可以随身带上两块,随时随地养养脾胃,补充营养,都是无添加的哦,不含防腐剂,不含蔗糖,即使不能吃甜的朋友也可以放心食用。

立秋以后,吃瓜,食酸,睡好觉,养好脾胃,舒舒服服地把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迎接新的季节。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