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扁豆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雨水节气节后除湿健脾,食疗有三招 [复制链接]

1#
雨水养生要注意增强脾胃运化功能,防止湿气的产生。雨水时节,东风解冻的冰雪,皆散化为雨,天地间多了寒湿之气,自然界的寒湿之气容易影响人体的脾胃功能。黄帝内经中提出四季养生原则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雨水节气之时,要注意体内阳气的养护,同时也要顺应阳气生发之性,饮食上不能过食生冷寒凉之物,仍要以偏温性食材为主。一、食粥,补脾养胃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出“春时宜食粥”,粥以米为主,以水为辅,水米交融,不仅香甜可口,便于消化吸收,而且能补脾养胃、去浊生清。在雨水节气,可选择具有健脾祛湿的食材和药材,如山药、薏米、芡实、白扁豆、莲子、赤小豆等,熬煮成粥来养生。这里推荐一道山药陈皮粥:山药50克、广陈皮5克、红枣20克、小米50克。健脾理气,补肾涩精。尤其适合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脾虚咳喘、病后体弱者食用。其中陈皮,味辛、味苦,性温。归脾、肺经。有理气开胃,燥湿化痰功效。陈皮以年份越陈者药效越好,广东新会陈皮为道地药材。山药,味甘、性平。归肺、脾、肾经。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功效。河南焦作山药为道地药材。二、食芽,消食化滞此时节各种芽类蔬菜正当季,例如豌豆苗、黄豆芽、枸杞芽等,芽类蔬菜可以鼓励生发之气,同时也有利于消食化滞、肝气疏通,健脾和胃。雨水节气食用五谷之芽能得春季天地之精气,有助于机体阳气生发,《本草求原》:“凡麦、谷、大豆浸之发芽,皆得生升之气,达肝以制化脾土,故能消导。”在这里推荐麦芽,味甘,性平,归脾、胃经,生麦芽有健脾和胃,疏肝行气功效,炒麦芽有行气消食回乳功效,焦麦芽有消食化滞功效。雨水节气适合食用生麦芽,因其健胃消食的同时,还有疏肝行气的功效,《医学衷中参西录》:“麦芽虽为脾胃之药,而实善舒肝气(舒肝宜生用,炒用之则无效)。盖肝于时为春,于五行为木,原为人身气化之萌芽,麦芽与肝为同气相求,故善舒之。”凡由肝郁引起的各种病症,如肝胆疾病、胃肠病、神经官能症、乳腺病、甲状腺疾病、月经不调等,均可用生麦芽,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取生麦芽10-30克,沸水闷泡后,频频代茶饮用。也可用10克晒干的大麦芽与克大米一起煮粥。在这里说一句,普通的大麦茶没经过发芽,而且是炒过的,只有健胃消食的作用,没有疏肝行气的作用。三、食青,疏肝排毒按中医五行理论,青色的食物可以通达肝气,起到很好的疏肝、解郁、缓解情绪作用,属于帮助肝脏排毒的食物。春季属木,在人体对应肝,雨水养生,重点要养肝。中医认为青色入肝,在雨水节气,应适当多摄入绿色食物,其中绿色食物主要包括各种绿叶蔬菜,比如莴笋、菠菜、荠菜、芹菜等,而这些绿色蔬菜也正是雨水节气前后应季蔬菜。莴笋、青笋。菊科植物莴苣的茎叶。味甘、苦,性凉。归肝、胃、大肠经。疏肝排毒,清热利水。雨水节气,除了以上饮食养生外,还需要配合精神调摄,如保持平和平稳的心态,避免不良情绪。起居方面要注意“春捂”,不应过早的减衣,要注意足部保暖。

来源:半月谈

END

大家都在看更多精彩

分享 转发
TOP
2#
刘文斌出诊时间和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201217/8505691.html

二月山家谷雨天,半坡芳茗露华鲜。——今日谷雨。

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下而上也”。

谷雨至,春已晚,万物生长渐旺,天气尚未尽热,而湿气已至。

此时节养生当以“柔肝、健脾、去湿”为要,以助肝气升发,安然入夏。

谷雨养三脏1防伤脾

谷雨时节,脾脏多处于旺盛时期。

脾的旺盛会使胃强健起来,人体的消化功能较强,有利于营养的吸收,此时应适时进食补血气的食物,但不能像冬天一样大补。

但此时空气湿度大,而脾为湿土之脏,当湿邪犯脾时,反而易致脾失健运、脾胃不和,而出现食欲不佳等不适。

因此,谷雨养生要注意养护脾胃,在饮食上须加以配合。

此时,适宜多吃白扁豆、赤小豆、薏仁、芡实、冬瓜、陈皮、白萝卜、藕等健脾祛湿的食材。

另外,还可适当食用春季的新鲜野菜,如荠菜、菠菜、马兰头、香椿头、蒲公英等,以清热解毒、醒脾开胃。

此外,养脾还需注意细嚼慢咽,平日七分饱、不食冷、少食甜,少久坐,少思虑,不逞强,有空常按足三里。

2祛胆热

春季是万物生发的季节,很多人都会出现偏头痛、眩晕、咽痛、眼红、血压升高等不适。

这些问题多集中于肝胆,可以通过按摩或敲打肝经和胆经来缓解。

日常要注意避免熬夜,饮食上可食用具有滋润作用的食材,如银耳、桑葚、蜂蜜等,以滋润生津、益阴柔肝,防止肝阳过亢。

另外,要收敛胆火/滋补肝木,著名中医人罗大伦博士推荐乌梅白糖三豆饮:

材料:黑豆(黑豆要用黑皮绿瓤的)、黄豆、绿豆各20g,乌梅5-10颗,白糖2勺(以上约为1-2人份量)。

做法:将上述材料置于砂锅中,加水没过豆子三指节,熬2小时即可。

用法:代茶饮。

功效:清肝胆之热,补亏虚津液。

注意:乌梅为药用乌梅,可到正规药店购买;此汤饮不宜隔夜食用,当日煮当日喝最佳。

3补肝血

春季应肝,很多人在春季会有困倦乏力的感觉,这是因为肝血不足而导致阳气生发不足所致。

对于有这种症状的人,可尝试用菊花和枸杞子加大枣和蜂蜜来泡水喝,即可有效缓解困倦劳累之感。

另外,中医认为,肝藏血而能视物。长时间用眼过度不仅会影响视力,还容易损伤肝血。

故而,谷雨时节最需护眼,大家平时可通过“运目”达保健之效。

即通过运睛、远眺、瞪目、顾盼、眨眼、虎视(即作“怒目而视”状)等动作,疏通经络、行气活血,以保护眼睛、增强视力、护肝养肝。

谷雨防三病1防感冒

谷雨节气后,大风天气多见,气温波动较大,平日的早、晚气温仍较低。

因此,民间也故有“谷雨寒死老鼠”之说。

此时,大家仍要适当“春捂”(以不出汗为宜),早出晚归者要注意及时增减衣服,尤其要注意切勿大汗后吹风,以防感冒。

2防风湿

谷雨后风湿顽疾容易复发。

因此,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关节部位的保暖。

由于裸露部位最易为湿邪所侵,所以穿衣时请务必护住关节。

建议大家平素不要久居潮湿之地,不要穿潮湿衣服,洗浴后头发体肤要擦干晾干后方可睡觉,发肤未干时勿吹风,避淋雨。

最好在天晴时多外出晒太阳。

3防过敏

谷雨时节春暖花开、杨柳飘絮,人们的室外活动增加,此时最易诱发过敏性花粉症、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过敏性疾病。

因此,过敏性体质的人在这期间要特别注意防护。

平日,大家可每天早晚用冷水洗鼻、顺便揉搓鼻翼,即可改善鼻黏膜的血液循环,有助缓解鼻塞、打喷嚏等过敏性鼻炎症状。

谷雨做三功1茶水洗脸

明代著名品茶专家许次纾在其所著的《茶疏》中谈到采茶时节时说:“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

谷雨茶有清火、避邪、明目、利尿祛湿的功效,平日里,大家每天饮用饮淡茶3-5杯,有很好的祛湿热效果。

喝剩下的茶叶水则可以用来洗脸,以减少皮肤病的发生,也可以用纱布蘸茶水敷在眼部,有消除黑眼圈的效果。

方法:取洁净纱布蘸取适量茶水敷于眼部,每日1~2次,每次20~30分钟。

2按祛湿穴

湿气通于脾,祛湿要从健脾补脾入手。

阴陵泉是脾经的合穴,也是祛湿要穴。

该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

平时,可取坐位,以拇指按揉此穴,左右各60下,早晚各一次,以穴位感到酸胀为适度。

3勤健步走

谷雨时期运动养生需遵循“懒散形骸,勿大汗,以养脏气”的原则。

此时,最佳运动方式就是健步走,切忌运动后的大汗淋漓。

因为,汗为津液所化,只有春季注意阳气的有序生发与津液固护,才能保持夏季的气血充盛。

谷雨食三鲜

进入谷雨时节后,脾胃旺盛,此时进补,往往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1香椿

谷雨食椿,又名“吃春”,这时的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有“树上青菜”之称。

但是,由于鲜香椿中硝酸盐含量较高,建议先用沸水焯过后再食用。

2乌米饭

乌米饭是用南烛叶捣汁,浸泡糯米后,捞出放入木甑里蒸熟而成。

糯米味甘、入脾经,能补中益气;而南烛叶味酸、入肝肾经,能养肝肾,因此食用乌米饭有补益脾肾的功效。

3桑葚

俗话说:“清明至,桑叶绿;谷雨时,桑葚紫”。

桑葚原本是农民用来果腹的水果,尤适谷雨时节食用,具有滋阴养血、生津止渴、乌发明目的功效,但血糖高的人不建议食用。

桑葚中的硒是最重要的“护肝因子”。饮酒前吃桑葚干,可以有效保护胃和肝脏不受酒精的损害,预防酒精中毒。

桑葚清洗的方法其实也十分简单,将少许白面放入盆中,顺时针方向搅动桑葚,再用流动的水冲洗即可。

编辑:高继明编辑:朱蕗鋆

每天早晨七点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