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今日18时44分
迎来雨水节气
东风解冻
温润散而为雨
雨水已至
万物开始萌动
春天,就要来了!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春雨是朦胧的
在这乍暖还寒之时
细雨中若有若无的一抹新绿
正是春天来临的讯号
给人们带来无限希望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春雨是温润的
飞雨入阶廊,雨羞风轻
春云淡冶如笑
春雨苍翠如滴
在春雨脉脉含情中
柳丝才开始含烟
待柳烟成阵,便是春色满园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春雨也是烂漫的
染红了早樱,漂白了柳絮
绘绿了秧畦,熨暖了河水
蕴藏一冬天的情绪
都尽情地释放了出来
中国人深谙
“一年之计在于春”的道理
雨水时节被称为“可耕之候”
有春的播种才会有秋的收获
在华北的大棚里
春耕备耕已经展开
褪去银装的田野上
冬小麦即将返青
南方的茶山上
茶农们正在争抢第一拨春茶
山谷幽幽,茶香袅袅
春风习习,鸟鸣啾啾
春节假期已经结束
我们如何能量满满地投入到
忙碌的学习和工作中去?
雨水养生要注意增强脾胃运化功能,防止湿气的产生。雨水时节,东风解冻的冰雪,皆散化为雨,天地间多了寒湿之气,自然界的寒湿之气容易影响人体的脾胃功能。黄帝内经中提出四季养生原则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雨水节气之时,要注意体内阳气的养护,同时也要顺应阳气生发之性,饮食上不能过食生冷寒凉之物,仍要以偏温性食材为主。
一、食粥,补脾养胃
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出“春时宜食粥”,粥以米为主,以水为辅,水米交融,不仅香甜可口,便于消化吸收,而且能补脾养胃、去浊生清。在雨水节气,可选择具有健脾祛湿的食材和药材,如山药、薏米、芡实、白扁豆、莲子、赤小豆等,熬煮成粥来养生。
这里推荐一道山药陈皮粥:
山药50克、广陈皮5克、红枣20克、小米50克。
健脾理气,补肾涩精。
尤其适合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脾虚咳喘、病后体弱者食用。其中陈皮,味辛、味苦,性温。归脾、肺经。有理气开胃,燥湿化痰功效。
陈皮以年份越陈者药效越好,广东新会陈皮为道地药材。山药,味甘、性平。归肺、脾、肾经。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功效。河南焦作山药为道地药材。
二、食芽,消食化滞
此时节各种芽类蔬菜正当季,例如豌豆苗、黄豆芽、枸杞芽等,芽类蔬菜可以鼓励生发之气,同时也有利于消食化滞、肝气疏通,健脾和胃。雨水节气食用五谷之芽能得春季天地之精气,有助于机体阳气生发,《本草求原》:“凡麦、谷、大豆浸之发芽,皆得生升之气,达肝以制化脾土,故能消导。”
在这里推荐麦芽,味甘,性平,归脾、胃经,生麦芽有健脾和胃,疏肝行气功效,炒麦芽有行气消食回乳功效,焦麦芽有消食化滞功效。雨水节气适合食用生麦芽,因其健胃消食的同时,还有疏肝行气的功效,《医学衷中参西录》:“麦芽虽为脾胃之药,而实善舒肝气(舒肝宜生用,炒用之则无效)。盖肝于时为春,于五行为木,原为人身气化之萌芽,麦芽与肝为同气相求,故善舒之。”凡由肝郁引起的各种病症,如肝胆疾病、胃肠病、神经官能症、乳腺病、甲状腺疾病、月经不调等,均可用生麦芽,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取生麦芽10-30克,沸水闷泡后,频频代茶饮用。也可用10克晒干的大麦芽与克大米一起煮粥。
在这里说一句,普通的大麦茶没经过发芽,而且是炒过的,只有健胃消食的作用,没有疏肝行气的作用。
三、食青,疏肝排毒
按中医五行理论,青色的食物可以通达肝气,起到很好的疏肝、解郁、缓解情绪作用,属于帮助肝脏排毒的食物。春季属木,在人体对应肝,雨水养生,重点要养肝。
中医认为青色入肝,在雨水节气,应适当多摄入绿色食物,其中绿色食物主要包括各种绿叶蔬菜,比如莴笋、菠菜、荠菜、芹菜等,而这些绿色蔬菜也正是雨水节气前后应季蔬菜。
莴笋、青笋。菊科植物莴苣的茎叶。
味甘、苦,性凉。归肝、胃、大肠经。
疏肝排毒,清热利水。
雨水节气,除了以上饮食养生外,还需要配合精神调摄,如保持平和平稳的心态,避免不良情绪。起居方面要注意“春捂”,不应过早的减衣,要注意足部保暖。
号外·号外
绿色蒲江视频号
上!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