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扁豆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气不足了,食后腹胀自汗怕冷胃下垂 [复制链接]

1#
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s://4001582233.114.qq.com/ndetail_4487.html

近日,小妙收到了一位粉丝的私信,这位粉丝表示自己总是食欲不振、大便稀少、腹痛、面色萎黄,出现了脾胃虚弱的症状。所以想要买些健脾的中药吃吃看,但是到了药店,发现健脾的中药太多了,不知道该怎么选择,于是私信我们问,脾胃虚弱吃人参归脾丸还是人参健脾丸比较好。

要是问,脾胃虚弱吃人参归脾丸还是人参健脾丸比较好,首先就要看看它们两者的区别是什么。

中医文化博大精深,虽然如今似乎有所式微,但是一些西医难以治愈的病症往往会在中医中找到出路,而日常生活中那些传承久远的中药似乎也隐藏着其他的用处,在现代科技的解读下,传统中药的魅力又有了新的突破。

人参归脾丸出自于宋朝的《济生方》,它的配方十分复杂,它含有党参、白术、黄芪、当归、茯神、远志、炒枣仁、木香、白芍、龙眼肉、柴胡、藕节、白茅根、仙鹤草、酸枣仁、茜草、大枣、甘草等药材,而且使用时根据医者的经验习惯和患者病情一些药物还会有所变化,所以具体药方基本在不同医生的手中都有细微的变化。此药传承久远,以前常用于治疗气血不足、失眠心悸,但是科技的进步和思想的开拓,让人们发现了它更多的妙用。

人参归脾丸、人参健脾丸、逍遥丸,脾虚应该如何选择?一文讲清楚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研究,人参归脾丸还具有以下这些功效。

1、小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血液病,急性病症多发于小孩子,在中医中属于血症、紫斑,这两个范畴。而人参归脾丸中的党参含有皂苷,白术中的苍术醇,黄芪中的异黄酮和甘草酸等物质都有调节造血功能、增强细胞免疫力的功效,再加上大枣可以补气益血,生活中我们也常用来治疗贫血,这几种药材联合使用就可以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了。

2、神经衰弱

人参归脾丸药方中的酸枣仁含有脂肪油,这种脂肪油能够起到镇静、催眠、镇痛、降压等多重作用,实验证明,酸枣仁能够调节神经活动,维持兴奋和平静之间的平衡,使过度兴奋的神经活动归于平静,所以对于神经衰弱的治疗很有效。

3、更年期综合征

实验表明,人参归脾丸能够激活胆碱能神经功能低下、抗休克、调节中枢神经功能、提高记忆力等功能,从药材角度来看,归脾丸配方中的远志含有皂苷元和酸枣仁中的脂肪油一样具有调节神经活动的作用,而木香可以理气和当归、龙眼肉合用,可以起到调经止痛、疏肝活血的作用。这几种药材能够有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

4、脑外伤综合征

脑外伤综合征往往会由外伤引发气血不足、运行不畅等症状,最终积累为气血亏虚,造成患者气血不足、头晕目眩等症状,而人参归脾丸中的党参可以养血生津、来达到补养身体的效果,黄芪可以利水消肿,这两种药和当归、白术合用可以提高身体内多种细胞的再生,对于新陈代谢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5、冠心病

人参归脾丸中有许多补血生津的药材,但是治疗冠心病的主要“功臣”其实是配方中的当归,当归不仅有抗贫血作用,而且还能增加冠脉血流量,对于全身的血液循环和微循环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人参归脾丸、人参健脾丸、逍遥丸,脾虚应该如何选择?一文讲清楚

服用人参归脾丸是否有负面影响,尚不明确。但是服药时不能和感冒类药物混用,和抗病毒药物服用可能会引起双硫仑样反应,严重情况会有生命危险。

另外也不宜喝茶喝吃萝卜,同时也要避免藜芦、五灵脂、皂荚或其制剂的接触,因为归脾丸药方中的疗效作用很多来自于脂肪油、皂苷等物质,相似物质的接触会发生反应,轻则影响疗效,重则会对机体产生损害。

人参归脾丸、人参健脾丸、逍遥丸,脾虚应该如何选择?一文讲清楚

说到人参归脾丸,很多人会想到人参健脾丸,这两种药看起来非常相似,具体的区别很少有人清楚,不过用药安全才是首位,它们的区别可要记清楚哦。

人参健脾丸和人参归脾丸看着相似,成分也有部分重合,但是完整的药方却大相径庭。人参健脾丸的成分包括:人参、白术、草豆蔻、枳壳、甘草、山药、木香、薏苡仁、山楂、远志、谷芽、白扁豆、芡实、莲子肉、青皮、陈皮、六神曲、当归等,它有健脾益气、和胃止泻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饮食不化、恶心呕吐、胃中嘈杂、体弱倦怠等病症。

人参归脾丸、人参健脾丸、逍遥丸,脾虚应该如何选择?一文讲清楚

?胃肠功能紊乱:人参健脾丸中的木香有理气和消食的功效,木香含有的木香烯内酯能够促进肠胃排空,对肠胃结气也很有作用。

?过敏性结肠炎:木香中含有的木香烯内酯可以调节肠胃,人参、白术、茯苓等药材都可以提升细胞免疫力和机体的抗菌能力。

?营养不良:人参、白术、当归等药材都有补气益血的作用,三种药材合用能够大大地促进血液再生。而山楂能够促进饮食,加上木香调理肠胃,这些药材联合使用能够改善营养不良的症状。

?慢性咳嗽:人参健脾丸中的远志含有皂苷元,这种物质有祛痰开窍的作用,对于慢性咳嗽疗效明显。

人参归脾丸、人参健脾丸、逍遥丸,脾虚应该如何选择?一文讲清楚

任何药物都不是完美的,再加上病情和个人体质的影响,所以用药的要求比较多。

首先人参健脾丸虽然有健脾消食的作用,但是药效不一定立竿见影,所以用药期间不要食用难以消化的食物。

其次和抗病毒类药物,如感冒药合用会引起其他反应,所以不能同时服用。

第三,人参健脾丸中含有多种药材,它们对于机体的脏器、血液循环都会产生作用,还有不少药材都有利尿作用,所以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患者要慎用。

第四点,如果服药4周,症状无缓解,说明患者病情有异样,有可医院就诊。最后过敏体质的人要慎用。

人参归脾丸、人参健脾丸、逍遥丸,脾虚应该如何选择?一文讲清楚

逍遥丸也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中成药。

●逍遥丸由组成药物是什么,以前主要用于治疗什么

逍遥丸的成分有:柴胡、白芍、当归、茯苓、甘草、薄荷、生姜等。常用于治疗头晕目眩、神思倦怠、乳房作胀等病症。

人参归脾丸、人参健脾丸、逍遥丸,脾虚应该如何选择?一文讲清楚

●旧药新用:逍遥丸,还能治疗这6种病

?带状疱疹:用凉开水混合成糊状,外敷局部患处,可以治疗带状疱疹。

?偏头痛:逍遥丸用于偏头痛,还可根据患者情况酌情加入大枣、合欢花、何首乌、浮小麦、百合等等。

?胆囊炎:治疗胆囊炎时,也可根据患者情况调整药方,剧痛者加入莪术,恶心就加竹茹。

?高泌乳素血症:逍遥丸治疗高泌乳素血症时,月经期加入生地黄、闭经者加入牛膝和益母草等。

?胃食管反流病:胃食管反流病可以通过加入旋覆花减少反胃,烧心的话加入黄连,疼痛就加入三七粉。

?心脏神经官能症: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在逍遥丸药方中加入生龙骨和柏子仁可以治疗心悸,加入丹参和延胡索治疗胸痛。

中医的奥妙就在于对于药方的变化,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和自身的行医经验来改变药方,所以才有了中医神秘的疗效,但是相反的,不懂中医的人千万不要随意改变药方,须知是药三分毒,用错药的后果是很严重的。

人参归脾丸、人参健脾丸、逍遥丸,脾虚应该如何选择?一文讲清楚

正如人参归脾丸和健脾丸一样,服用逍遥丸也不可能真的“逍遥”,还是有一定的用药禁忌。吃逍遥丸不能食用生冷、油腻的食物,怀孕期间或本身有过敏史的人也要谨慎,不可随意服用。同时用逍遥丸后身体某些症状加重要及时就医,不要轻视。

人参归脾丸、人参健脾丸、逍遥丸,脾虚应该如何选择?一文讲清楚

虽然人参归脾丸、人参健脾丸和逍遥丸三种药物的配方有部分药物成分重合,但是药方中都添加了很多其他的成分,而且配方中药物含量也不同,所以具体的效用看似相似,实则不然。尽管它们三者都有健脾的功效,但是人参归脾丸侧重于补气益血,人参健脾丸侧重于健脾理气,而逍遥丸侧重于疏肝解郁。

很多药物看起来相似但是在中医里却是天差地别,尤其是在不同的病患身上同样的配方也能变幻出无穷妙用,总之只要涉及药物就要重视起来,为了自身的健康,我们既要了解相似药物的区别,也要知道一些常用药物的服用禁忌。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精彩推荐

归脾丸丨仅仅是补脾的吗?请不要小瞧我口苦、口干、口臭,体内可能藏有三把“火”,中医给出泻火方法体寒怕冷别不当回事,可能导致这10个严重问题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2#
白癜风的治疗药物 http://pf.39.net/bdfyy/zqbdf/170927/5727229.html

脾胃位于人体的中焦,处于“中央位置”,所以脾胃之气,基本上可以被理解为中气。简单点理解,中气不足就是脾胃之气不足。

中气不足,会有哪些表现?

1、四肢乏力,不耐久劳,上了一天班,或者稍微有一些劳作,就变得疲劳不能自持。

2、不爱说话,说话声音低微。这是中气不足,不能支持气息出入的结果。

3、食欲下降

《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胃气虚,自然不思饮食。

4、自汗怕冷

中气虚,则一身之气不得生化,故而卫气不足,腠理疏张,形成自汗。同时,这样的人也容易怕冷畏寒。

5、口渴

由于脾胃气虚,不能生化上承津液,所以我们就会口渴。但是由于脾胃虚弱,痰湿内积,所以尽管口渴,患者却不怎么喜欢喝水。

6、内脏下垂、小便失禁

由于中气不足,一身之气衰弱,不能固摄脏器,所以它们难免会脱离本来的位置,产生胃下垂等疾病。女性到了一定年龄,还会因此出现尿失禁。

7、莫名低热

中气不足,清阳下陷,阴火上乘土位,导致发热。

当然,中气不足产生的问题,还远远不止这些。临床上有很多现代医学的疾病,和此也有密切关系。受篇幅所限,我们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当你中气不足了,该怎么办呢?

补中气,简单点说,就是补脾气,这里给大家3个办法:

1、补中益气汤加减:

君药——黄芪,味甘微温,入脾、肺经,补中益气,升阳固表,重用。

臣药——人参、炙甘草、白术补气健脾,与黄芪合用,增强其补益中气。

佐药——当归、陈皮,血为气之母,气虚时久,营血亦亏,用当归养血和营,协人参、黄芪以补气养血;陈皮理气和胃,使诸药补而不滞。

佐使药——升麻、柴胡,少量升麻、柴胡升阳举陷,协助君药以升提下陷之中气。

使药——炙甘草调和诸药。

诸药合用,使气虚得补,气陷得升则诸症自愈。气虚发热者,亦借甘温益气而除之。

但是,阴虚发热及内热炽盛者忌用。

2、四君子汤加减:

君药——人参,甘温益气,健脾养胃。

臣药——白术苦温,健脾燥湿,加强益气助运之力;

佐药——茯苓甘淡,健脾渗湿,苓、术相配,健脾祛湿效果益著。

使药——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四药配伍,益气健脾,常用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脾气虚者。

3、参苓白术散加减:

君药——人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渗湿。

臣药——山药、莲子肉、白扁豆、薏苡,山药、莲子肉助君药以健脾益气,兼止泻;白扁豆、薏苡仁助白术、茯苓以健脾渗湿。

佐药——砂仁醒脾和胃,行气化滞。

佐使——药桔梗、炒甘草健,桔梗宣肺利气,通调水道,载药上行,培土生金;炒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

综观全方,补中气,渗湿浊,行气滞,使脾气健运,湿邪得去,则诸症自除,常用于慢性胃肠炎、贫血、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炎以及妇女带下病等属脾虚湿盛者。

感悟

可见,上面的3种办法,的确是改善中气不足的好办法,难怪流传千古。如果能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科学应用,完全可以实现对身体状态的有效调整。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精彩推荐

归脾丸丨仅仅是补脾的吗?请不要小瞧我口苦、口干、口臭,体内可能藏有三把“火”,中医给出泻火方法体寒怕冷别不当回事,可能导致这10个严重问题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