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扁豆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抓紧提高免疫力,中医名家奉上四字秘方食 [复制链接]

1#

“中医四大养生基石”帮你提高免疫力

 医院四位科室主任,用一首藏头诗揭秘中医养生要诀,《黄帝内经》饮食总纲一语道破天机,饭、菜、肉、果,到底怎么搭配——现场“连连看”,古装情景剧隐含着乾隆皇帝长寿的秘密!最新中医运动理论,春节在家,我们跟着中医动一动!

中医养生四大基石

肾病科主任金劲松:

“食动眠情”,就是指饮食、运动、起居、情志。这四个方面就是对中医养生保健的最好归纳,所有的好的养生理论也都来源于这四个方面,所以被称作中医养生四大基石。只要掌握了基本原则,并冠以人的整个生命周期,就能够有效的提高健康生活质量,延年益寿。

01

饮食养生的原则

金主任:中医养生的饮食方法,我们会遵循《黄帝内经》的饮食总纲: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在世界饮食科学史上,最早提平衡饮食观点的是中国。成书于多年前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素问》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及“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的记载。

食物的配伍和性味

五谷为养:

糯米——养胃薏米——除湿

大麦——健脾谷芽——消食

秫米——和胃安神大麦芽——疏肝消食

红豆——解毒利水黑芝麻——补肾润燥

小米——温胃益气芡实——固肾健脾

绿豆——解毒消暑

五果为助:

柑橘——化痰和胃桑椹——滋肾黑发

香蕉——滑肠润便核桃——补肾固精

佛手——舒肝止疼莲肉——健脾止泄

木瓜——舒肝止疼杏仁——止咳化痰

山楂——消食化滞西瓜——清热祛暑

大枣——健脾补血荸荠——凉血开胃

龙眼——补心安神花生——补血利尿

梨子——止咳生津甘蔗——生精养胃

荔枝——补气养血

五畜为益:

免肉、鸭肉、龟背、泥鳅————滋阴凉血

羊肉、鸡肉、狗肉——————温阳补血

牡蛎、海蜇、蚶子——————软坚消积

元钱(甲鱼、鳖)——————软坚消痞

田螺、蛇肉—————————除湿解毒

鲤鱼、鲫鱼—————————利水消肿

五菜为充:

黄花菜——解毒清热西红柿——凉血平肝

茭白———解毒除烦萝卜———下气消食

冬瓜———利湿消暑藕————消瘀凉血

丝瓜———利湿通络荷叶———和胃散瘀

磨菇———解毒散肿白木耳——滋阴润肺

慈菇———解毒散结黑木耳——活血祛瘀

山药———健脾固肾白扁豆——暖脾除湿

02

“超长待机89年”的皇帝爱吃它↓

黄瓜

金主任:黄瓜的好处有:①清热开胃,生津止渴,凉拌糖醋黄瓜,此菜肴酸甜可口,具有清热开胃,生津止渴的功效,适用于烦渴,口腻,脘痞等病症,暑天食之尤佳。②清热益肾,紫菜与黄瓜烧汤,此汤具有清热益肾之功,适用于妇女更年期肾虚烦热的患者食之。③清热降脂,减肥消积,山楂汁拌黄瓜,此菜肴具有清热降脂,减肥消积的作用,肥胖症、高血压、咽喉肿痛者食之有效。④清热解暑,利尿消肿,黄瓜蒲公英粥,本粥具有清热解暑,利尿消肿之功效。适用于热毒炽盛,咽喉肿痛,风热眼疾,小便短赤等病症。

03

错误的运动有损健康?

这是真的吗(一)

运动就是要消耗热量出汗了才有效?

推拿/康复医学科主任赵焰:错!

最新的康复医学理念推荐的是舒适的运动。运动的种类和量是和身体健康程度相关的。不同的性别、年龄、体质可能需要有针对的选择自己合适的运动。合适的运动时间、运动量、运动环境,可以达到健身效果,而且可以达到愉悦心灵的效果。但是如果不适宜,运动不仅达不到健身的效果,而且会有害健康。

这是真的吗(二)

走路是最适合老年人的运动?

赵主任:对

现在就是反对一味的追求消耗热量,热量对中老年朋友来说是不见得是坏的。根据喜好来选择,总的原则以协调运动为主,慢跑慢走。退休老人运动量正确应该是30分钟慢走、快走或者马拉松。传统的形式还可以是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体质正常的年轻人运动量是没有限制的,根据喜好来即可。专业的运动方式还是要注意的,运动方式和安全还是要讲究的。

这是真的吗(三)

运动可以减肥?

赵主任:错

有的人喝凉水都胖,而有的人可以睡着减肥。什么人可以睡着减肥呢?我们人体有一个基础代谢率,是指人体在清醒而又极端安静的状态下的能量代谢率,即每小时每平方米体表所散发的热量千焦数的一个比值。

我国人们的平均代谢率数值达到以上就可以睡着减肥。就是如果人的肌肉量比较合理,实际上不用做耗氧。基础代谢率多。我们基础代谢率是正常的就不用做耗氧运动。如果不足就要做训练。肥胖是跟人的体质相关的。

养生运动招式

目前考证出现最早的《易筋经》版本是道光年间的来章氏《少林易筋经》,传说是由达摩创制,“易”是变通、改换、脱换之意、“筋”指筋骨、筋膜,“经”则带有指南、法典之意。

第一势:韦驮献杵,第二势:横担降魔杵,第三势:掌托天门。第四势:摘星换斗势,第五势:倒拽九牛尾势,第六势:出爪亮翅势,第七势:九鬼拔马刀势,第八势:三盘落地势,第九势:青龙探爪势,第十势:卧虎扑食势,第十一势:打躬势,第十二势:掉尾势。易筋经其实是传统运动方法的一种。目标不是高深的武功。和尚打坐累了舒展身体的。

04

中医教你睡个好觉

起居养生,中国传统养生文化源远流长,有数千年的历史,它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早在《黄帝内经》时代就强调“起居有常”。起居是指日常生活作息,起是指活动,居是指休息,养生指保养、调养、颐养生命。也就是说,生活起居规律正常,身体才会健康。

子时:11~1胆经。睡觉保护阳气。

丑时:1~3肝经。寅时:3~5肺经。卯时:5~7大肠。空腹喝水,排出毒素

辰时:7~9胃经。早餐营养要均衡

巳时:9~11脾经。工作学习的第一个黄金时间午时:11~13心经。睡好午觉养阳气未时:13~15小肠。保护血管多喝水

申时:15~17膀胱经。工作学习的第二个黄金时间

酉时:17~19肾经。预防肾病的最佳时期

戌时:19~21心包经。工作学习的第三个黄金时间

亥时:21~23三焦。准备休息

枕头的选择

老年病科主任谭子虎:

明朝神医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针对瓷枕的疗效写过一句广告词:久枕瓷枕,可清心明目,至老可读细书。瓷枕是个好东西,睡久了近视远离你,老了还能看小人书。按照古人累积的临床实证,古代枕头大多有清火、安神作用。

节目中,四位专家都把自己的枕头带到了现场,有记忆海绵材质还有荞麦壳材质,保护颈椎、清心明目各有功效。

现场情景剧

陆游《偶复采菊缝枕囊凄然有感》

05

通达的情志

神志病科主任李莉:

情志也称情感,即人在接触客观事物时,精神心理的综合反映。在中医里情志概称为七情和五志,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七情分属五脏,其中以怒、喜、思、悲、恐为代表,称为“五志”。情志可以致病,也可以治病。

情志导致的疾病

李主任:中医分七情,对应有脏腑。当某种情绪过于放纵、偏激,超过机体的耐受程度,则会影响人体脏腑气机的正常运行,小则引起功能失调,大则导致疾病发生,甚至危及生命。

1

喜,指狂喜。这种突然的狂喜,可导致“气缓”,即心气涣散,血运无力而瘀滞,便出现心悸、心痛、失眠、健忘甚至疯癫等病症。

2

忧,是指忧愁轻者,愁眉苦脸,闷闷不乐。重者,难以入眠、精神萎颓心中烦躁,会导致咳喘、噎逆、呕吐、食呆、失眠、便秘、阳痿、癫痫等症,甚至诱发癌症或其他疑难重症。

3

怒,指暴怒或怒气太盛。轻者会肝气郁滞,食欲减退;重者便会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发抖,甚至昏厥死亡。

4

悲,是指悲伤,可致心肺郁结,意志消沉,肺气耗伤,咳嗽不断;悲痛欲绝,还能引起昏厥或突然死亡,容易悲伤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得癌症或别的疑难重症。

5

思,思是集中精神考虑问题,但思虑过度也会导致多种病症。其中最易伤脾,脾胃运化失职,则食欲大减,饮食不化,比如古代的“相思病”。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知识分子,易患心脑血管疾病和消化道溃疡病,这和中医学的“思虑损伤心脾”的理论是一致的。

那么怎样利用情志治病呢?

怡情以摄神,主要包括移情法、暗示法、开导法、节制法、疏泄法、调气法和情志相胜法。

五音对五脏

①养肝宜“角”调式乐曲:抑郁、乳房胀痛等可选《蓝色多瑙河》、《春之声圆舞曲》等,利于平调旺盛的肝气,起到疏肝理气的作用。

②养心宜“徵”调式乐曲:心慌、胸闷、胸痛、烦躁等可选《紫竹调》、《百鸟朝凤》、《喜洋洋》等,对调理心脏功能有较好效果。

③养脾宜“宫”调式乐曲:腹胀、便溏、口唇溃疡、肥胖、内脏下垂等可选《十面埋伏》、《鸟投林》等,有助于调节脾胃功能。

④养肺宜“商”调式乐曲:咳嗽、鼻塞、气喘等可选《阳春白雪》、《黄河大合唱》、《江南好》等,能起到调补肺气、促进肺的宣发肃降作用。

⑤养肾宜“羽”调式乐曲:面色晦暗、形寒肢冷、小便清长、腰膝酸软等可选《汉宫秋月》、《梁祝》、《梅花三弄》等,利于促长肾中精气。

敬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