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扁豆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医临床常用去湿气最好的中成药及药茶 [复制链接]

1#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60109/4756241.html
中医认为脾胃主水湿、痰饮,湿气多了可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中医最怕湿邪,有句古话叫“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湿邪不去,吃再多的补品不但无济于事反而有碍湿邪的祛除。那么如何判断湿气重否?祛湿中成药又有哪些?

一、“湿气重”的症状:

()、食欲不振:

没有食欲,容易胀气,吃饭时感觉恶心。

(2)、精神萎靡:

胸闷,四肢或身体沉重,浑身酸疼;身体特别疲乏,懒得活动;活动时关节发紧不灵活;头昏沉,易困倦,记忆力减退。

(3)、脸色暗沉和口内粘腻:

舌苔厚腻,舌体胖大;早晨眼皮肿,出现下眼袋。

(4)、大便稀烂:

基本成形但较软,大便后总会有一些粘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且觉得大便排不尽。

(5)、体态虚胖:

短期内体重明显增加,表现为虚胖,下肢水肿。

如果出现了上面的症状,就需要注意祛湿了,那么,祛湿的中成药有哪些呢?

二、具有祛湿功效的中成药

()、木香顺气丸

功能主治:行气化湿,健脾和胃。湿浊中阻、脾胃不和所致的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恶心、嗳气纳呆。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9g,一日2~3次。

(2)、香连丸

功能主治:清热化湿,行气止痛。用于大肠湿热所致的痢疾,症见大便脓血、里急后重、发热腹痛、细菌性痢疾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6g,一日2~3次,小儿酌减。

(3)、平胃散

功能主治:燥湿运牌,行气和胃。用于湿滞脾胃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恶心呕吐,爱气吞酸,肢体沉重,怠惰嗜卧,常多自利,舌苔白腻而厚,脉缓。

用法用量:每服4~6g,姜枣煎汤送下。或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能主治:清热法湿,益气生津。用于暑湿病邪引起的四肢疲倦,食欲不振,身热口干

用法用量:日服,次09,一日2~3次。

(4)、藿香正气丸

功能主治: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暑湿感冒,头痛身重胸闷,或恶寒发热,脘腹胀痛,呕吐泄泻。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8丸,一日3次。除了中成药,也可以选用一些祛湿茶。

三、中药祛湿茶

()、陈皮茯苓茶

材料:茯苓5g,陈皮2g。

做法:茯苓、陈皮洗净,放入保温杯中,冲入热水,等5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健脾利湿,化痰减肥,健脾燥湿,化痰祛脂。

成分作用

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2)、枸杞薏米茶

材料:薏米(炒黄)g,枸杞子一把,红枣2~3颗,冰糖、水适量。

做法:洗干净后,控干水分。将薏米放入平底锅中,锅中不可放油,开小火翻炒烘焙薏米,直至炒出薏米香味即可关火;将红枣、枸杞,冲入滚烫的开水,浸泡5~0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养肝明目又,利水祛湿。

成分作用

枸杞:养肝,滋肾,润肺

薏米:清热利湿,除风湿,利小便,益肺排脓,健脾胃,强筋骨。风湿身痛,湿热脚气,湿热筋急拘挛,湿痹,水肿,肺痿肺痈,咳吐脓血,喉痹痈肿,肠痈热淋。

(3)、茯苓薏米姜茶

材料:茯苓5~20g,薏米20g,生姜3片。

做法:将茯苓、薏米洗净,放一碗半水,浸泡30分钟。加入生姜,煮开后,转小火煎煮30分钟,趁热喝。

功效:祛湿,健脾胃,暖胃。

成分作用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薏米:清热利湿,除风湿,利小便,益肺排脓,健脾胃,强筋骨。风湿身痛,湿热脚气,湿热筋急拘挛,湿痹,水肿,肺萎肺痈,咳吐脓血,喉痹痈肿,肠痈热淋。

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常用于脾胃虚寒,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或痰饮呕吐,胃气不和的呕吐,风寒或寒痰咳嗽,感冒风寒,恶风发热,鼻塞头痛。

(4)、红薏米祛湿茶

主料:红薏米、芡实、栀子

喝法:每天两包

功效:健脾祛湿,恢复脾胃运化功能,对经常胃胀、消化不良造成的积食有帮助。清热排脓、凉血淡斑,祛前胸后背痘痘等美容功效。祛除子宫寒湿,止带止痒,对湿气引起的妇科症状有辅助治疗效果。除痹解酒、保肝利胆、益肾固精,祛口气干呕。祛水肿、祛肠热,缓解便秘,对各种困乏头晕倦态有非常好的调理效果。增强人体免疫、抵抗力、预防流感、抗衰老、抗疲劳、抗癌防癌。

四、去湿气吃什么中成药

()、参苓白术丸

成分:人参、白术、茯苓、山药、莲子肉、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甘草、大枣。

功能主治:补脾胃,益肺气。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2)、附子理中丸

成分:附子(制)、党参、白术(炒)、干姜、甘草。

功能主治: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等病症。

(3)、健脾丸

成分:党参、白术(炒)、陈皮、枳实(炒)、山楂(炒)、麦芽(炒)。

方解:方中用党参、白术补益脾胃以资运化;山楂、麦芽消食化滞;陈皮、枳实理气和胃。诸药合用,补脾益胃,理气运滞,对于脾虚食积证极为适用。

功能主治:健脾开胃。用于脾胃虚弱,脘腹胀满,食少便溏。

(4)、木香顺气丸

成分:木香、枳壳(制)、陈皮、香附(醋制)、槟榔、苍术(炒)、砂仁、厚朴(制)、甘草、青皮(炒)。

功能主治:行气化湿,健脾和胃。主治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恶心,嗳气纳呆。

(5)、归脾丸

成分:党参、白术(炒)、炙黄芪、炙甘草、茯苓、远志(制)、酸枣仁(炒)、龙眼肉、当归、木香、大枣(去核)。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崩漏便血。

五、去湿汤药剂

()、去湿汤,功效:祛除湿毒。材料:火炭母30g、木棉花5g、桑叶5g、杭菊5g、布渣叶5g、荷叶5g、云苓5g、芡实5g、扁豆5g、苡仁30g、丹皮5g、甘草5g。

做法:以水煎服,连服五剂。

(2)、茵陈茶,功效:解毒清热,湿热,湿毒。对热毒性毒疮,皮肤红斑热毒,湿重之肠胃热毒,肛门热毒等,均有功效。材料:菌陈(一两),土银花(一两),夏枯草(一两),大生地(一两),土茯苓(一两),绿豆(二两),水(2碗)。

做法:将所有材料加水一起煎至4碗。

(3)、若以湿毒为主,有肝区隐痛,上腹部闷胀,食欲下降,口淡,大便稀溏,舌苔白厚或腻等表现,主要目的是去湿解毒护肝。可用野生灵芝0克,白术0克,猪瘦肉50克,煲汤饮用。或用生薏仁00克,淮山药20克,炒扁豆20克,鲜鸡脚00~50克,煲汤饮用。

六、去湿中药

()、茯苓

茯苓,曾被慈禧太后当作养生益寿的要药,不但自己常食用,还将茯苓制成茯苓饼,赏赐给大臣。茯苓味甘淡,性平,人心、脾、肝、肾经,具有健脾和胃、补脑健身、利水渗湿、宁心安神等功效,被誉为中药“八珍”之一。茯苓特点是补而不峻,利而不猛。药性平和,既能扶正,又能祛邪,是脾虚湿盛者必不可缺的健脾祛湿中药。

(2)、荠菜

荠菜带根全草入药,其幼嫩叶是人们喜爱的一种野菜,早在公元前年就有采食荠菜记载。荠菜味甘、淡,性微寒。有补虚健脾、凉血止血、清热利水等功效。宜于湿热胃痛、血热吐血、湿热泄泻、便血等症。

(3)、砂仁

砂仁,除了是一种健脾祛湿中药,还是生活中运用广泛的一种香料。

砂仁昧辛,性温,归脾、胃、肾经。能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

该品辛散温通,气味芬芳,其化湿醒脾,行气温中之效均佳,古人视其为醒脾调胃的、要药。

故凡湿阻或气滞所致之脘腹胀痛等脾胃不和诸症可以常用,尤其是寒湿气滞者最为适宜。该品善能温中暖胃以达止呕止泻之功,但重在温脾。

体寒的女人疾病多,一个小方子祛寒湿,比如红豆薏仁强0倍!

体寒最怕它,每天一碗,驱寒暖身,活络气血,手脚再也不冰凉

火往上走,寒往下沉——经络通,百病不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2#

...........

78岁,还常常全国各地“飞来飞去”工作。

80岁,骑着自行车去居民社区,讲“粮食与健康”。他边讲边演示,一直站着忙碌了两个小时没问题。

81岁,身板硬朗、鹤发童颜,气色红润,没有老年斑,每年体检血压、血糖都正常,连老年男性常见的前列腺增生都与他无缘。

他就是中国中医药学会养生保健学会副会长,翁维健。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吃不对要你的命

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说“饮食者人之命脉也”。饮食涉及到健康,饮食决定健康和生命,吃不好影响健康,吃不对要你的命。

翁维健教授主张做医生的应该把食疗排在首位,一食,二药、三针灸,为医者当治病为暗,为医者治病源,先以食治,后以药疗,食疗不愈以用药。

他一生都非常重视食疗养生,他的哪些食疗方法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呢?一起来看看翁教授的推荐吧~

稳血压、降血糖、祛老年斑

7个食疗养生方黄金难买

1祛除老年斑:三红茶

三红茶由山楂、枸杞、红枣组成,而且选料很有讲究。山楂片是干的山楂果干,红枣要小的,买枸杞子要是天然的淡红色。

泡的时候小红枣要拿手撕碎,把三样放一起,开水沏一下,上午一杯,下午一杯,随喝随兑水。

山楂性微温味酸,有活血祛瘀的作用。红枣性温味甘,可补益气血。枸杞子味甘性平,补肾益脾。

长期饮用就能对祛除老年斑有不错的效果。

2滋阴养肺:百合银耳汤

取掰碎的鲜百合约克或干百合30克,干银耳20克撕碎,冰糖适量,水约1升;

所有原料放置砂锅或不锈钢锅中,用小火煨炖至原料熟透即可,分顿趁热喝汤,吃百合、银耳。

可清肺热,养肺阴,可缓解肺热、肺燥型流感症状。尤其适合秋天喝。

3止咳化痰:萝卜丝饼

白萝卜丝、叉烧肉等馅料,做成萝卜丝饼,放入锅里煎熟。

白萝卜有养阴降气、止咳化痰之效,对于改善老年人的咳、喘、痰有帮助。

4安眠:分心木茶

分心木是核桃里面的木质隔片。每日下午至晚上睡觉前,取约5克用沸水浸泡,代茶饮,边喝边加沸水,味淡为止。

分心木具有缩尿、安眠的作用。

5疏肝气:菊花玫瑰茶

在家喝点菊花玫瑰茶也有利于肝气疏泄。

取贡菊(黄菊花),玫瑰花各10克,清洗后,共同放入大保温杯中,加入沸水适量,盖严盖;

浸泡半小时后,开始代茶饮用,边饮边添加沸水,味淡为止,可供1日饮用。

具有疏肝气,养肝血,益肝阴的功效。适用于心情不舒畅,脾气急躁者,高血压患者尤为相宜。

6清热利湿:薏苡仁扁豆粥

取小米克,薏苡仁50克,白扁豆20克,捣碎,放入砂锅或不锈钢锅中,再加水适量以小火煲粥至熟,1日内可分顿食用。

薏苡仁祛湿利水,白扁豆健脾化湿,小米健脾和胃,经常食用本品,具有清热化湿功效。

7稳血压血糖:牛蒡根

牛蒡根看起来像山药,细细的。把它切成细片,入锅煮20分钟,喝完汤还可以再煮一遍,除去牛蒡渣,把汤当饮料喝。

具有清热解毒,也有辅助稳定血糖和血压的作用。

这7个食疗方都是用最简单最天然的材料做的,不用花费多少钱就能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大家跟翁教授一起学学吧~

央视纪录片收录的补肾养阳秘方!别不信,这个小东西能让你多活20年!

??点击“阅读原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