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而脾胃,正是我们纳食吸收的后天之本,因为消化任务重大、一日三餐反复刺激,胃肠病不容易治愈。参苓白术散,谨遵“君臣佐使”的原则配伍,既补益了中气,又渗利了过往积聚的湿浊,还催促停滞的气机运转起来,堪为“调脾多面手”。
饮食大过天,我们出生以后,所有的生命活动,都有赖于脾胃对饮食的处理,然后供给营养,脾胃,也因而被誉为“后天之本”。
这个后天的根本,如今是困扰都市人的大问题,起因或是外感风寒、暑热,或是内伤于没有节度的饮食,或是精神长期紧张、压力过大,或是其他脏器的健康状况不好,脾胃受到了不良影响,过度虚弱,表现为反复难愈的胃肠功能失调。调理脾胃,光考虑个别症状是很难完胜的,在宋朝的官方医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有一剂全方面调整脾胃功能的名方——参苓白术散。
莲子肉、薏苡仁、缩砂仁、桔梗(炒令深黄色)、白扁豆(姜汁浸,去皮,微炒)、白茯苓、人参、甘草(炒)、白术、山药。
治脾胃虚弱,饮食不进,多困少力,中满痞噎,心悸气喘,呕吐泄泻及伤寒咳噫。此药中和不热,久服养气育神,醒脾悦色,顺正辟邪。为什么说这个方子很全面呢?中医组方讲究“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参苓白术散也不例外。君药,是人参、白术和茯苓。它们三个组成补气小分队,主要是加强脾胃动力的。人参气味甘美,长着人形,主补人之五脏。白术多脂液,治风寒湿痹,缓脾土之燥,是调和脾土的要药。茯苓生长在大山里的古松根下,汇聚了松木和土气的精华,“禀木气而枢转,禀土气而安五脏”,帮助脾胃的气机能内外旋转,上下交通。臣药,是山药、莲子肉、白扁豆、薏苡仁这四大“美食”。它们辅助君药健脾益气、渗湿,把因为脾胃虚弱不能被及时运输的水湿渗利出去,兼能止泻。佐药,是气味芳香的砂仁。经常下厨的人都知道,炖肉要放些砂仁,个中道理是什么呢?砂仁气味芳香,能唤醒脾土,最是开胃。这个善行的性子能辅佐各味补药,化开滞腻,温脾止泻。使药,有炒桔梗和炒甘草。桔梗被誉为“药物的舟楫”,能“载诸药而不沉”,宣肺利气,通调水道;炒甘草味甘,可说是脾的御用药,能健脾和中,调和方子中各种药的作用。由此可见,参苓白术散既补益了中气,又渗利了过往积聚的湿浊,还催促停滞的气机运转起来,堪为“调脾多面手”。
名方参苓白术散消除眼袋有效验
眼袋随着年龄的增加日益严重,让人烦恼不已。表面看来,眼袋的产生完全是因为局部的血液、淋巴循环发生障碍,毛细血管、淋巴管的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淋巴液进入组织间隙,其实不然,中医对此有独到的观点和巧妙的治疗方法
一、:眼袋的形成与脾胃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脾脏功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体营养物质与水的代谢。从经络关系来看,眼袋发生的位置恰恰位于足阳明胃经的起始处,与脾胃的联系就更加紧密了。因此眼袋的形成主要是脾胃的功能减弱了。
二、:服用《参苓白术散》即可。具体药方:莲子肉10克,薏苡仁10克,缩砂仁10克,桔梗10克,白扁豆15克,白茯苓20克,党参20克,甘草20克,白术20克,山药20克。
上述方药一帖煎成两剂,每天早晚各服一剂;同时每天早、晚反复按压手掌食指正下方各八分钟,七天病除。
三、:健脾益气——从根本上消除眼袋产生的土壤!中医所说的脾,在生理功能上与西医的概念有很大的不同,它指的是脾经的功能。人体摄入的食物在胃肠内转化为水谷精微后,需要脾的运化才能为人体其他组织脏器所利用。若脾胃虚弱,水谷精微会滞留在局部,进而会化生为痰湿,从而导致大便稀薄、面色苍白,眼袋也就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方中的党参、白茯苓、白术、甘草是为君药,可补脾胃之气。再配合白扁豆、薏苡仁和山药的健脾渗湿功用,可使体内多余的水气尽快排出。而缩砂仁的辛温芳香,能促进精微的运化,彻底断绝水肿生成的可能。辅助以按压阳明胃经之主要穴位,取八卦之坤、艮之数,五行入土,入脾胃之经,最终通过益气健脾,渗湿之泻的手段消除眼袋。
从经络来看,下眼睑走胃经,眼袋的位置是胃经的承泣穴、四白穴所在。眼袋的出现多是因为胃燥化水功能出现衰退,胃机能差,承泣穴、四白穴阻塞造成的。所以,除了开刀抽脂消眼袋之外,穴位的按压是预防,中医消除眼袋最有效的方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