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扁豆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贴士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复制链接]

1#

今日大雪,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一个节气,也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拉开序幕。此时北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南方有些地区也已雪花飞舞。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大雪也是“进补”的好时节。

大雪前后多吃藕

大雪气候干燥,除了喝足汤水,还要多吃一些清热润燥的食物。莲藕含水分多、能量低,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丰富,常吃可以减少热量的摄入、预防便秘等。

庚子年戊子月甲申日大雪·三宜

滋阴

中医养生强调“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也就是此时要固护好身体的水分,以防上火。

养阴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多摄入水分。每日要保证充足的饮水量,没有肾脏等疾病的人日饮水量应不少于毫升。饮水也要得法,不要一口气喝过多的水,每次喝4~5小口,隔段时间再喝,这样才可以充分滋润身体。

补脾

大雪万物冬藏,养生也应当顺应时令,补脾固肾,以收敛精气。

适宜多吃些黄色的食物来养脾。胡萝卜、小米、南瓜、鸭肉、黄芪等都是补脾非常好的食材。保持规律三餐,避免暴饮暴食。

食粥

日常饮食应以温补为宜,建议用羊肉、牛肉、鹌鹑、核桃、生姜、黄芡实等药食两用之品做粥,既有益滋补,又容易消化。

推荐一款芡实莲子粥:取芡实30克,莲子50克,大米克。芡实、莲子、大米过水洗净,同时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用文火熬至粥烂,加少量精盐即可。

庚子年戊子月甲申日大雪·三忌

风寒

大雪天气寒冷,寒风很容易通过颈部入侵身体,引发嗓子发炎、咳嗽等呼吸系统病症。

尽量穿高领衣服、出门戴好围巾。除了脖子,肩膀、前胸、后背及双脚,也要做好保暖工作。

燥气

此时节气候干燥,特别是北方,室外冷燥、室内热燥。因此,除了补足水分,每天还可以吃一些大白菜、雪菜、莲藕、梨等清热润燥的食物。

冬季萧条,还易使人身心低落、烦闷不安。改变这种状况的最佳方法就是运动,如慢跑、跳舞等,都是保养情志的好方法。

辛辣

大雪外冷内热,偏食辛辣食物很容易引起肺燥咳嗽、肠胃不适等症状。

适宜多吃些柔软甘润的食物,如豆浆、鸡蛋、鱼肉、芝麻、蜂蜜、百合等,忌食辣椒、胡椒、茴香等热性食物。

家长注意啦下面有一份冬季应对孩子呼吸道不适改善体质指南请查收~

01

咳为主则病位在肺

喉是肺系的第一道关卡,咳嗽是喉咙感受到外邪而起到的卫外反应。对于以咳为主,顺带咳痰,调理思路要润肺、止咳、化痰。但是调理要讲究辨证,家长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具体的方子调理。

02

家庭治疗小技巧

孩子嗓子有痰,最直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稀释痰液,然后咳出来。

1.多喝水

既然提到“稀释”,怎么能少得了水呢。

可是如果孩子太小,还不会咳痰该怎么办呢?

2.家长必备的拍痰技巧

(1)拍痰方式:手指并拢呈杯状

手指并拢,手掌弯曲成杯状,手腕放松,以2下/秒的节奏进行拍打,一个部位拍约3~5分钟,每天3~4次。

(2)拍痰姿势及部位:利用体位引流帮助排痰

姿势摆位

幼童不会咳痰,扣拍时搭配不同姿势摆位,可将痰引流到口咽部,让痰吞到肚子消化掉。

坐位:坐位时,人稍稍前倾,拍击脊椎两旁的上背部,利用重力原理,引流上方支气管痰液至主气管。

侧位:侧躺时扣拍腋窝下肋骨,利用重力原理,引流中间支气管的痰液至主气管。

趴位:在宝宝腹部放个枕头,使之呈臀高头低状态。扣拍肩颊骨尖端下方位置,利用重力原理,引流下方支气管痰液至主气管。

如果宝宝喉咙口有痰,可以在趴位的基础上,按揉天突穴,帮助宝宝将痰吞下或咳出。

(3)拍痰注意事项

1.饭前1个小时或饭后2小时之后,以避免呕吐。

2.拍痰应轻揉,切忌暴力。注意避开胃、肝脏、肾脏等重要器官。

3.可以做些雾化或热蒸汽熏蒸,帮助痰液变稀排出。

4.在拍痰时,如果宝宝会咳嗽的话,让她主动配合咳一咳,可以事半功倍。

03

大雪与饮食

大雪后适合孩子进补的食物推荐

对于孩子冬季进补来说,在孩子不积食的前提下,食疗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孩子可以食用的补脾食物

一提到健脾,家长就会说山药(淮山),但是临床上给孩子健脾,一般会用太子参。太子参又称为孩儿参、童参,药性平和、味甘,有补气生津的作用。此外,山药、炒白扁豆、茯苓、芡实也是常见的补脾食物。

孩子可以食用的补肾食物

与成人补肾不同,给孩子补肾应该以温和、平补为主,滋养肾气,千万不能用峻补很猛的药。核桃、板栗、芝麻、鱼类、鸡肉等相对温和的食物,都是适合给孩子的好食材。

04

大雪健脾益肾的儿童食疗方

冬季家长可以适当给孩子吃些羊肉等稍微温补的食物。不用担心“燥热”,学会控制好消化,及时滋补津液,少吃多餐,适当进补。

太子参白扁豆莲子汤

材料:太子参10克,白扁豆10克,莲子15克,猪瘦肉50克,姜片1片,盐少量。

制法:

1.将肉切片焯水洗净;

2.将白扁豆和莲子浸泡3小时后沥干;

3.待药材洗净后和其他材料一起放入炖锅,加1碗凉白开,隔水炖2个半小时后即可。

功效:健脾益气。

营养解析:

太子参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的功效,相对于人参、党参而言,太子参具有补气不上火的特点,适合气虚且容易上火的孩子使用。对于燥咳痰少的孩子,太子参可以润肺滋阴、止咳平喘。莲子具有补脾肾的功效,白扁豆能够健脾化湿。

注意事项:

太子参是药材,按需食用,不可过量。另外,服太子参后不宜吃萝卜和喝茶,以免影响效果。白扁豆烹饪时一定要煮熟,否则会出现食物中毒的情况。

栗子烧鸡

材料:

鸡腿克,板栗克,葱、姜适量,料酒2瓷勺,酱油1.5瓷勺,盐适量,白糖适量。

制法:

1.将去壳的板栗入锅煮4分钟左右捞出沥干水备用;

2.锅中放油,油的量可以稍多点,放入板栗炒到表面变色后捞出备用;

3.将余油再次烧热,放入葱姜片爆香,倒入鸡块翻炒;

4.待鸡块表面微黄后调入料酒,酱油,盐,少许白糖,加入板栗;

5.倒入开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盖上盖煮20分钟左右。再大火收干水份,撒入葱段即可。

功效:养胃健脾,补肾强筋。

营养解析:

板栗味甘,性温,入脾、胃、肾经,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板栗不仅含有大量淀粉,而且含有蛋白质,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素。鸡肉的蛋白质含量颇多,钾硫酸氨基酸的含量也很丰富。

注意事项:

板栗生食难以消化,熟食过多容易阻滞脾胃,故一次不宜进食过多。消化不良、食积者不宜多食。

淮山药芡实排骨汤

材料:淮山药、芡实各克,排骨克,盐适量,姜2片、陈皮少许。

制法:

1.将淮山药洗净切块,芡实、陈皮洗净备用,排骨洗净切小块儿待用;

2.汤煲中加入ml清水,放入所有原料用武火煮开,再调至文火煲2小时,放盐调味即可。

功效解析:健脾补气。

营养解析:

排骨含蛋白、脂肪、维生素、磷酸钙、骨胶原、骨粘蛋白等;淮山药甘、平,具有健脾胃、益肺肾、补虚的作用。芡实含有钙、核黄素、磷、尼克酸、灰分、钠、水分、镁、铁、锌、蛋白质、硒、铜、锰、膳食纤维、硫胺素等元素。

注意事项:

此汤较为平和,一般人群均适合,尤其适合气虚脾虚的儿童。

(来源:“生命时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