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花瓣网)
最近秋冬换季,自诩身体素质不差的我也出现了些小毛病,工作无精打采、面色发黄、体虚乏力、舌苔发白。咨询了营养师朋友,说这是脾虚的症状,很多小仙女应该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小秘方
分享一个营养师朋友推荐的“小秘方”:
可以到药店里去买中成药,比如“参苓白术丸”,这是健脾补气的好药,性质很平和,可以长期吃来缓慢地改善脾虚湿重的体质。里面的人参、白术、茯苓可以健脾,还能利湿。
除了用药物调养,健脾是最可以采取食疗办法的,因为很多健脾药都是药食同源的,比如山药、薏米、芡实、白扁豆、荷梗等,与大米加在一起熬粥,是很好的健脾利湿食疗方。
需要注意的是,白扁豆不是我们做菜时吃的扁豆,而是专门的药用植物,和扁豆的味道差得很远,药店里可以买到;
薏米、芡实也可以在药店买到;
山药可以用新鲜的,也可以用干的;
荷梗是很好的祛湿药,效果比荷叶还要好,放在粥里还能做成“荷叶粥”的效果。
做法
准备山药、芡实、白扁豆、荷梗各10克,薏米可以多放点儿,大概30克就可以,毕竟都是药食同源的材料,所以分量上不用特别精确。
将薏米、芡实、白扁豆泡上半天,放在高压锅中,加点儿大米,以保证粥的质感。熬煮到前三味八成熟时,将山药切成小丁,与荷梗一起加进去,至山药绵软就可以喝了。
这样的粥一周至少喝5次。但脾虚体质的改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所以你可以在症状改善后酌减为每周喝两三次,起维持作用。具有这种体质的人,面容和身体是胖胖胀胀的,湿疹也会缠绵不愈,这道粥对改善这种状态都有作用。
小贴士
营养师朋友还分享了一个补脾益气的小妙招:
双手交叠盖住肚脐,上下左右旋转按摩腹部50到次。
坐在椅子上,左手放在右手上,吸气、挺胸,用力往前挺出上半身,身体微微后仰。吐气,缩胸,弯腰,双手用力往腹部压。每次20~30次,量力而行锻炼。配合腹肌收缩按摩腹内肠胃,促进肠胃功能。
脾虚的原因有很多,中医上说:脾主运化,统血,升清,输布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其与胃、肉、唇、口等构成脾系统。素体脾虚或饮食不节、情志因素、劳逸失调,药、食损脾或慢性肾病患者湿邪久居,损伤脾气等原因引起脾的功能虚衰、生化之源不足。
现在正值秋冬换季,脾胃不好的仙女们一定要注意自身保暖的工作,避风寒,尤其不能让腹部受凉,早晚选择适当的锻炼方式,比如较温和的瑜伽、散步、慢跑、太极拳等,因大汗会耗津伤气,加重虚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