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扁豆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吃薏米祛湿的人,90都犯了这个错祛湿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的症状和治疗具体都有哪些知道到吗 http://www.unittown.com/zxwd/1986.html

嘀嗒、嘀嗒、嘀嗒……窗外的雨还在下。

阴雨连绵的天气,给了很多人“发霉”的身体,以及“生锈”的头脑:到处湿漉漉的,身体也感觉“湿黏黏”的,很不舒服;老感觉头晕发困,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工作也不想碰;有时还毫无来由地出现肌肉酸痛、身体浮肿的症状……身处阴雨潮湿的环境,大量的湿气会通过人的口鼻、皮肤等部位进入体内,很容易就产生以上这些“湿重”的症状,于是,很多人都开始关心如何祛湿的问题。在办公室里,我们经常可以听到类似的对话:听说红豆薏米水祛湿效果不错,买来试试!据说吃辣椒可以发汗除湿,我们晚上约个麻辣火锅?最近湿气好重哦,不行!我下班要去买杯凉茶来喝,祛祛湿气!……有祛湿的想法是好的,但是方法不对可能会越祛越湿!看了以下关于祛湿的误区,你以后就不会再掉坑里了!

误区一:祛湿喝红豆薏米水最有效

首先明确一点:红豆没有祛湿的作用!有祛湿功效的是赤小豆!这一点我们在之前“祛湿灸”这篇文章里有提到了(热文回顾:《为什么要祛湿?湿气不除,容易毁容加生病!》),今天我们再仔细说说。从外观上看,红豆比较圆,赤小豆细长稍扁。赤小豆祛湿功效强,中医入药用的都是赤小豆,而红豆则只供一般食用。

(记住了,赤小豆长这样)

第二点,薏仁性凉,多吃易伤脾,所以不能直接煮来吃,在熬制前需要先把薏仁干炒15分钟,才能够减轻它的寒性。第三点,湿邪分为湿热和寒湿,赤小豆和薏米都属微寒性,所以赤小豆薏米水只适合症状不严重的湿热体质,对于寒湿患者来说,赤小豆薏米水可能会越喝越寒,越喝湿气越重。那么,湿热的人有哪些表现呢?一般来说,有口苦、口干,舌苔厚、黄,困倦乏力,老觉得睡不醒,咽部分泌物较多,大便不通畅、黏腻,精神烦躁等。这种类型的人除了可以适量吃点赤小豆薏米水来祛湿,还可以尝试土茯苓粉葛冬瓜猪骨汤、苡仁白扁豆鸡脚汤等,这些都是比较合适的祛湿汤。寒湿,则重点在寒,湿为阴邪,寒也是阴邪,寒湿则阴上加阴。所以,寒湿的人偏阳虚,会怕冷,怕吹风,怕吃凉东西,胃口不好,容易疲倦,严重的可出现浮肿,如手脚肿、眼泡肿等。常见的祛寒湿汤,有太子参茯苓陈皮排骨汤、扁豆茯苓猪骨汤等。平时煲汤、炒菜时,适宜加入温性的姜片、花椒、陈皮、砂仁,能起到苦温燥湿的作用。有人看完还是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寒是热,给你支个招:最好去找专业中医师,辨明体质再调理。日常可以选择比较平和的祛湿药材煲汤煮粥,比如用茯苓、淮山、莲子和芡实各20克一起熬煮,这道祛湿汤适合大多数人的体质。

误区二:吃辣发汗可祛湿

吃辣椒能发汗,有人就认为这样能达到祛湿的目的。事实上,中医认为湿气大多与脾的运化有关,健脾能使祛湿更容易,祛湿可增强脾的运化功能,进而产生良性循环效果。也就是说,祛湿和出汗关系不大,中医更强调健脾利湿。另外,如果吃进去的辣椒太多,这些辣椒素会刺激胃肠道,不仅让我们的胃肠有种火烧火燎的感觉,而且还会促进胃肠道不断地蠕动,发生腹泻等问题,这样的情况反而不利于脾胃健康。要想祛湿,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要“温”。这是因为湿气性属阴寒,根据“寒者温之”的原则,温法才是祛湿的根本大法!而艾草正是纯阳之物,加上灸火的温热可以健脾胃、补阳气,快速运化湿气。健脾祛湿的穴位有:中脘穴、曲池穴、丰隆穴、阴陵泉、足三里,在艾灸前泡泡脚,能加强祛湿的效果。

(左右滑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