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糖尿病人怕喝粥,只因粥比米饭等食物升血糖更快。其实,糖尿病人并不是绝对不可以喝粥,关键是看喝什么样的粥,粥怎么样熬。
之所以“糖友”喝粥,容易让血糖明显升高。主要是因为熬煮的粥里面,淀粉颗粒变得更加微小,而淀粉颗粒越小、质地越柔软,就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因此,血糖上升速度就越快。但这个问题是可以规避的,如果熬粥注意以下几点,“糖友”们也可以肆意的喝粥。
1、最好加点杂粮,尽量不喝全是精白米煮的粥
多喝杂粮粥,少喝精米白粥。可以加些粗粮,比如高粱、玉米糁、燕麦片、绿豆、赤小豆、白扁豆、芸豆等等,因为粗粮富含膳食纤维,消化吸收慢,对餐后血糖影响小。
2、粥不要熬得太长
即使杂豆杂粮粥也不可煮得过久或煮得太烂。因为粥熬得越烂,糊化程度越高,人体对粥的消化吸收速度越快,血糖就越难控制。有研究显示,豆粒和米粒的完整性越好,消化速度越慢,血糖上升也越慢。
3、粥里加点蔬菜、肉末
蔬菜营养丰富,而且热量低、含糖少,富含膳食纤维和各种维生素、矿物质,本身就有利于控制餐后血糖。而白米粥容易升高血糖,粥煮时如果加入一定比例的蔬菜,比如香菇、海带、芹菜等,或者瘦肉,就能减少粥的淀粉量。
4、喝粥时要慢慢喝
喝粥要小口慢咽,就着菜喝,尽量拉长喝一碗粥的时间。
5、空腹不宜喝粥
如果患有糖尿病,在喝粥前可以先吃一点吸收较慢的食物垫底,比如蔬菜、瘦肉等就是不错的选择。如果空腹喝粥,粥的吸收速度更快,更容易引起血糖波动。而且,早餐喝粥会更容易加剧血糖的不稳定性,午餐或晚餐时适当喝粥比较安全。
适合糖尿病人喝的粥
1、豆浆粟米粥
大米粥煮成后,调入毫升新鲜豆浆,搅袢均匀,再煨沸即可。
每日清晨空腹时喝,代替早餐。该粥具有补虚益气、润燥降糖等效果。
2、黄芪粟米粥
选20克黄芪和3克甘草,洗净晒干,研成粗末。再将克粟米淘洗干净粥煮,煮至粟米酥烂,然后加入黄芪甘草末,继续用小火煮10分钟即可。
早晚分2次喝。该粥具有益肾补虚、清热止渴、降血糖的效果,对虚热体质者尤为适宜。
3、赤小豆粟米粥
先将洗净的60克赤小豆用开水浸泡1小时,然后与50克陈粟米同煮,煮至粥熟。
早晚分2次喝,该粥具有清热解毒,宽肠理气、止渴降糖的作用。